英國出現第一位信仰印度教的非白人首相,印度裔政治家辛偉誠(Rishi Sunak,又翻譯為蘇納克),中國大陸民間網上的一些反應非常奇特,不是議論蘇納克的政見、從政風格,以及他任期可能的政策等,而是在他的種族身份上大做文章,百般嘲諷譏笑。

一種怪論譏諷辛偉誠是印度派往英國的總督,說英國完蛋了,過去的大英帝國現在淪為了印度的附庸國。這種怪論完全無視辛偉誠是英國公民,100%享有英國公民的參政權,而他任首相也與印度政府毫無任何關係,完全是依照英國代議民主政制的程序獲得英國民意的授權。看到此怪論,我忍不住做了上述的反駁,並加上一句,你們不是說亞洲人到了歐美國家是二等公民嗎?怎麼二等公民能夠當上人家的政府首腦?結果遭到一些愛國賊粗言惡罵,說我是英美奴才,數典忘祖。

其實,印度裔人出任英國政治圈高層並非現在才有的事,對此香港人深有體會,因為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已有這樣的先例。

香港自開埠以來雖然是以華人為主體,但一直華洋雜處,生活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各類族裔不論人數多寡對香港的發展都各有不同的貢獻。在香港的經濟發展方面,尤其是早期,南亞印度裔商人對香港貢獻相當突出,比如1909年香港大學創辦,港府向社會集資,當時的印度裔商人麽地(Sir Hormusjee Naorojee Mody)為最大捐贈者,一個人即捐出18萬港元。香港滙豐銀行1865年創辦時,印度裔商人也是其中重要的股東。

而且英治時代的香港在政界曾有好幾位印度裔精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們在香港社會備受尊敬。其中最有名的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曾任香港行政及立法會議地位最高的「首席非官守議員」的鄧律敦治(Dhun Ruttonjee)。鄧律敦治是印度裔富商,著名慈善家,在香港政壇、社會福利、公益事業有諸多貢獻,香港兩所公立的律敦治醫院和葛量洪醫院都是他的家族出資籌建。香港人,無分族裔,至今受惠於其餘蔭。

還有一個印度裔香港人高禮和(Harnam Singh Grewal),在港英時代當過多個政府部門的行政首腦,包括銓敘司(即現在的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運輸司(運輸局局長)及大埔理民官等。再如現任香港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副主席的印度裔港人夏佳理(Ronald Arculli),他港英時代當過立法局議員,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的2011年曾任香港特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行政會議召集人。香港行政會議為香港政府最高決策機構,相當於內閣,而召集人也相當於內閣首長。如按照中國那些種族主義者的奇怪邏輯,一個印度裔香港人擔任此職是否意味印度在統治香港?

總的來說,這些奇談怪論帶有很強的種族主義的偏見,充滿中國人的種族優越感和對印度人的種族歧視,完全有違當今的普世價值觀念。但這些赤裸裸的中國種族主義者還理直氣壯地說,中國不講政治正確,就要歧視印度阿三又咋的?

我不知道,中國人對印度人的種族優越感究竟從何而來?

中國人自傲於歷史悠久,但論歷史的久遠則悠久不過古印度。古印度河文明(即哈拉帕文明)早於中國的商朝,以至於有中國學者在找尋中國的夏朝,或曰前商文化時,會將中國文明的源頭嫁接到哈拉帕文明身上,有的乾脆斷言中國的夏朝就是哈拉帕文明。這即是說,印度文明就是中國華夏文明的老祖宗。這個說法現只是一家之言,不能作定論,姑妄聽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和印度兩個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不是互惠互利,而是有來無回的單向輸出。純輸出的一方是印度,而中國則是純受益的一方。誕生於印度的佛教傳入中國後最終成為中國第一大宗教,並成為中國儒佛道三大文化傳統其中一大傳統,即是說,中國很大一部份文化傳統源自於印度。神話小說《西遊記》就是中國到印度尋找文化源頭的寓言故事,到「西天取經」,西天就是印度,那個大鬧天空的孫悟空原型其實就是印度古老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奴曼。

如果按照中國種族主義者的邏輯,歧視印度豈不是文化上的數典忘祖嗎?

即或當代印度國家問題很多,歷史遺留的包袱很沉重,但也未必比中國差。中國追求民主夢一百多年,至今仍然是專制獨裁國家,印度獨立運動也差不多與中國清末尋求變法圖新同時開始,但不過半個世紀已成功成為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是貨真價實的共和國,政權交替基本是和平有序民主的,其民主政制一直在有效運作,從未中斷。印度國家早期因為學蘇聯,搞計劃經濟,發展雖然比較緩慢,但除了建國之初印巴分治的動亂,沒有中國的不斷發生的大動盪,沒有慘絕人寰的內戰自相殘殺,沒有摧毀自己文化傳統的文化大革命,以及餓死至少三千萬人的人為大饑荒。印度在放棄計劃經濟後,近年經濟正在飛速發展,其經濟增長速度驚人,現為世界第二經濟快速增長國家,並是全球第五大經濟實體。按此速度發展,不折騰的印度總有一天會超過不斷折騰的中國。

是的,印度女性地位很低,經常有女性遭受性侵的新聞出現,但不要忘了,中國也有很嚴重的拐賣婦女兒童的醜聞,前一段鬧得沸沸揚揚的鐵鍊女事件大家還記憶尤新。但不同的是印度沒有新聞管制,沒有言論禁忌,所有醜聞都可以公之於眾,所有的社會問題都可以攤在陽光下討論。而中國只是表面光鮮亮麗,就像新政治局常委將低端人口趕出華麗堂皇的帝京一樣,中國的所有社會矛盾、陰暗的東西都被嚴密封鎖在大眾視野之外的暗角中,在官方編織的華麗的袍子之外。◇,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