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主流媒體《重點周刊》(Le Point)10月20日以台灣為當期封面故事,透過3篇報道分析兩岸情勢。其中第二篇以「高雄:北京垂涎的台灣港口」為題指出,高雄港是中共侵台的首要目標。前立委黃國昌10月24日重申,高明貨櫃碼頭公司、承租碼頭的東方海運都有中資問題。

事實上,華府智庫「2049計劃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於2021年7月的研究報告中,曾點出台灣幾個重要港口,能讓坦克及其它重型裝備快速卸載,加上周遭相對平坦與輕度城市化,附近還有海灘或三角洲的存在,是共軍認為最適合的攻擊目標,而高雄港就是潛在目標之一。

黃國昌連2日發文 籲重視中資入侵

黃國昌10月24日在Facebook引述相關內容發文,再次呼籲政府應正視中資入侵高雄港的危機。他強調,與高雄港務局簽約,取得高雄港第六貨櫃中心50年特許經營權的高明貨櫃碼頭公司,有三成持股來自港商政龍公司,其背後則是由中共國務院掌控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控制;向港務公司承租高雄港65、66號碼頭的東方海運公司,也有類似情形。

對此,經濟部說明,政龍公司投資高明貨櫃碼頭公司,是經交通部專案會議審查通過,並由投審會核准的中資投資案,在核准時已要求中資「持股比率須低於50%」、「持股不得超過其它非中資最大股東」、「對投資事業不得具有控制能力」等;而高明貨櫃碼頭公司的最大股東為陽明海運,董事長、總經理皆由交通部派任,政龍公司並無參與實質經營。

不過,黃國昌10月25日再指出,雖然經濟部稱政龍公司投資高明貨櫃碼頭,持股沒有超過50%,不具控制力,但經濟部沒有說的是,在高明貨櫃碼頭9席董事中,政龍公司就擁有3席,對該公司仍有實質影響力,並且可獲知重要業務資訊,「容許中共控制的公司,在我國高雄港碼頭的公司擔任董事,這是目前政府的政策嗎?」

議員:陽明海運失高明碼頭控制權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說,陽明海運9席董事中,另有日本、美國董事各1席,外資比率過半,很多決議內容恐無法通過,形同陽明海運喪失對高明碼頭的控制權,這件事在陽明海運2013年的年報中就已清楚敘明。

至於東方海外航運公司向港務公司承租高雄港65、66號碼頭部份,經濟部表示,承租契約將於2024年9月30日到期,港務公司將於契約屆滿前一年通知東方海外公司,契約期滿後不再續約。而航港局除例行年度查核工作外,每年也會針對該業者新增1次港口設施保全查核,包含軟硬體設備安全防護、資安防護情形等。

對此,港務高雄分公司港務長張展榮向《大紀元時報》證實,「如果是台灣的公司來承接的話,香港的部份我們是不會再跟它續了。」他表示,2024年9月底契約到期前1年會通知該公司不續約,並檢視承接公司所有的成員組成,了解是否與原簽約公司有關連,一切依照政府相關規定辦理。

友軍艦艇停靠高雄港 或有安全疑慮

台灣基進黨主席陳奕齊提醒,高雄港是全台最大的深水港,一旦有戰爭發生,一定會成為重要的軍事後勤補給轉運港口,若有中資在高雄港,安全性就會有問題。以高明貨櫃碼頭為例,緊鄰高雄港二港口航道,且無跨越過港隧道之吃水限制,再加上左營軍港過去長期未能擴建,友軍的大型艦艇可能由此進入。

陳奕齊指出,華府智庫「2049計劃協會」2021年7月的研究報告中提到,高雄港智慧化的起重機等設備,是由上海振華重工製造,而振華重工所隸屬的「中國交通建設集團」,因與共軍過從甚密,產品有被遠程監控的疑慮,去年被美國列入黑名單。

航港局南航中心主任張博彥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截至目前為止,該2家業者有關港口設施保全查核結果,皆無重大缺失。他強調,碼頭工作系統為內部封閉網絡,無對外傳輸功能;而控制室、系統機房及備援機房均設有電子門禁管制,或上鎖有專人保管鑰匙等方式,限制非授權人員進出。
中共控制各國設施 法國也遭殃

中資滲透基礎設施不只在台灣發生,林于凱向《大紀元時報》透露,法媒《重點周刊》9月底來採訪他時提到,法國的機場、港口也遇到同樣問題,中共先以僑外資公司租賃機場附近的不動產設施,再用交易方式讓股權落在中共國企手上,進而控制該國重要交通節點、關鍵基礎設施,在東南亞則透過「一帶一路」以類似手法滲透。

而中共在台灣的布局,林于凱認為,大約是從前總統馬英九時期開始。高明貨櫃碼頭是陽明海運配合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六貨櫃中心)第一期計劃BOT成立的特許公司,不但是中資首度獲准參與公共建設投資案,也是當時最大的中資投資案,是馬政府愛台十二大建設代表作之一。林于凱說,時任中國海協會長陳雲林,當時就曾去過中遠海運高雄辦公室。

此外,林于凱也提到,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示警,中共正在演練民船登陸作戰,從2019年開始大規模徵用渡輪、貨輪等民船,而徵用民間渡輪的最大來源就是「中遠海運」。他擔憂,目前中共演練的做法,可能是把生化武器等裝載在貨櫃上,在對方的貨櫃碼頭上岸,但目前仍不清楚該如何因應。

台版外資風險審查法 至今沒下文

至於如何防止中共滲透,林于凱指出,美國就通過《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案》(FIRRMA),授權審查機構進行中資查核,若確認有滲透的可能性,就會立即要求對方把股權釋出,或交由第三方代管,不會讓中資公司進行實際管理,即使是已簽訂的合約也能回溯終止,但台灣目前沒有類似法案。

林于凱表示,他曾於2021年8月赴立法院開公聽會,將「FIRRMA」的重點內容摘錄進行報告,投審會也認同此方向,但目前只有7人負責相關投資案件審查,沒有餘力以專案小組進行中資風險審查;雖然當時有向銓敘部提議,應以行政院層級設置投資風險審查小組,將有中資疑慮、涉及關鍵基礎建設、關鍵科技的投資案,啟動專案調查,但後來卻無下文。#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