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10月23日),中共政治局委員和常委名單發布,引發海外商界擔憂。周一(10月24日),美歐在華商業團體對習近平新成立的領導班子及其聲明的優先事項感到不安,其中一些人敦促北京不要對市場進行更大干預。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埃里克·鄭(Eric Zheng)告訴路透社,雖然習近平在周日閉幕的黨代表大會上講話中表達了深化改革和開放的承諾,「然而,在中國經濟面臨充滿挑戰的環境之際,我們擔心使用政府補貼等非市場工具來支持國有部門可能會適得其反」。

習近平在周日打破先例獲得第三個領導任期,並推出一個新的政治局常委,全部是他的忠誠盟友,引發內地和香港股市大幅下挫,因為投資者擔心經濟增長會因意識形態驅動政策而被犧牲,導致投資者拋售。

主管經濟的前副總理、現任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被排斥於中共權力核心之外,另一被外界看好的有可能擔任總理的現任副總理胡春華,不僅未入常委之外,而且連任兩屆的政治局委員都被剝奪,只剩中央委員頭銜,顯示「團派」在中共核心徹底失去地位。

總部位於紐約、專注於投資策略的22V Research中國研究主管邁克爾‧赫森(Michael Hirson)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習近平的經濟安全議程將勝過經濟實用主義的風險增加,以及政策波動加劇和缺乏與全球連鎖反應的溝通風險。」

中國歐盟商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商會正在對二十大的影響採取「觀望」態度,因為重大政策公告可能要到2023年3月才會出現,屆時中共將召開「兩會」。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希望更清楚了解北京計劃如何繼續致力於改革開放,以及如何「保持獨立和自力更生」。

「目前尚不清楚這兩種說法如何在實踐中協調一致。」中國歐盟商會在聲明中說。

中國英國商會常務董事史蒂夫·林奇(Steve Lynch)表示,雖然二十大上的言論表明與過去有一定延續性,但商會在某些政策上已經看到了「相當大的轉變」,所以不得不拭目以待,相關政策是否將得到執行。

在華外企越來越多地批評中共政策,例如對COVID-19採取強硬的清零措施。今年10月1日,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德國企業高管伍德克(Joerg Wuttke)對北京「清零政策」造成的日益嚴重的經濟損失表達了強烈不滿。

9月,中國歐盟商會發布了一份報告,伍德克在報告中說,清零政策表明在中共治理下「意識形態壓倒了經濟」。他還警告,歐洲企業對中國已失去信心,這個亞洲最大經濟體正逐漸喪失投資吸引力。

8月29日,商業游說團體中美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發布調查報告表示,美企在華營運面臨十大挑戰,其中中共COVID-19清零控制措施已經取代了惡化的中美關係,成為美國公司考慮在華營運和投資的頭等挑戰。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教授王信賢對《華爾街日報》說,新的(常委)陣容包括對經濟經驗較少的人,這表明如果習近平的政策失敗,將沒有一種機制來糾正方向。#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