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醫學院最近透過大數據分析,研究不同群組接種中共病毒(COVID-19)疫苗後的反應,發現接種中共病毒疫苗後,會提高心肌炎、面癱等疾病的風險。歐洲病毒學及傳染病專家董宇紅博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提醒,三類人接種疫苗時要小心。

根據港大的研究分析,接種復必泰和科興疫苗後出現心肌炎的粗病發率分別為18.94和5.22,其中接種第二針復必泰粗病發率在三針之中最高,而12至29歲者及男性打兩針復必泰後出現心肌炎風險較高。

另外,研究團隊亦分析去年2月23日至5月4日接種首劑疫苗者,約98萬人,其中28名接種科興者、16名接種復必泰者出現貝爾面癱,推算每接種10萬劑科興或復必泰後,分別會有4.8宗或2宗貝爾面癱個案。

研究團隊也分析了62萬名年滿60歲長者接種科興後的數據,發現相關群組打第二針科興後,出現皮膚敏感等「速發嚴重過敏反應」風險增加,每100萬劑有6例。

港府將疫苗通行證年齡降至5歲

港府昨日(8日)宣布將「疫苗通行證」年齡由12歲降至5歲,要求5至11歲兒童必須接種疫苗才能進入餐廳、圖書館等處所。

過往有兒童接種疫苗後亦出現心肌炎等症狀。今年6月,香港一名11歲女童接種第2劑復必泰疫苗3周後,確診心肌炎,一度入住ICU病房,經過一個月的住院治療,目前該女童已經出院。

專家:兩類人不宜打疫苗 三類人應謹慎

如何減少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甚麼人不宜接種疫苗呢?

董宇紅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說,禁止打疫苗人群有2大類:

1,對疫苗任何成份(如聚乙二醇)有嚴重或即發性過敏反應的人。

2,打第一劑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不要打第二劑,因爲急性過敏反應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險。

董宇紅認爲,已經感覺身體不舒服的人,不論是甚麽原因引起的,包括基礎疾病或者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如發燒、虛弱、疲勞、肌肉痛、關節痛,暫時不要考慮打疫苗;即使預約了,也要取消。

她進而指出以下三種人打疫苗應慎重:

1. 乙型慢性肝炎患者、用過免疫力抑制劑的人、(白血病等非實體腫瘤)癌症病人等,因有免疫缺陷者打了疫苗也不起作用。

2. 糖尿病、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正在服用藥物的患者;在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情況下,建議先控制身體的基礎疾病,待身體調節好之後再考慮接種疫苗。

3. 身體虛弱的老人,如果虛弱是突然發生,找不到原因,尤其是精神也突然間變弱,建議先到醫院檢查,是否有潛在疾病的前兆,排查之後再考慮接種疫苗。

董宇紅强調,應在身心狀態各方面都很好的情況接種疫苗。@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