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俄烏戰爭的爆發推高了歐洲的通脹後,人們一致認為歐洲的經濟狀況將比其他大陸糟糕。

當所有人都在說歐洲的經濟衰退將非常嚴重時,另一方面,美國卻自信地認為他們能夠避免衰退,即使不能避免,(衰退)也不會很嚴重。

真實情況是否如此,最好是將歐洲的經濟表現和美國進行比較。把它們放在一起繪製圖表很容易,但許多時間序列數據同時上升和下降,並沒有給出有意義的結論。

因此,一個更好的方法是彙編兩者之間的差異;在這裏,我們做歐元區的(經濟數據)和美國的之差。為了不使圖表過於複雜,我們選擇了5個關鍵的宏觀經濟變量進行比較。

它們包括實際GDP、CPI、零售業銷售額和M2,它們都是按年計算的。第五項是失業率;由於它是越低越好,其差異用一個單獨的縱軸來顯現(在右手邊),這個軸是反向列示的。

這樣做,那麼任何高於零線的差異意味著歐元區更好,並且上升意味著改善。

許多人對附圖中歐元區最近幾個季度優於美國的GDP增長率而感到驚訝。這種錯誤的印象往往是由於所披露的整體增長數字的不同所造成的—歐元區披露的是按年增長率,而美國報告的是年化季度增長率。當將兩者轉化為同一口徑時,歐元區確實更強。

如果通貨膨脹是強勁的實際經濟活動的結果,那麼歐元區在過去幾個月也一直超過美國,儘管戰爭因素也在發揮作用。

事實上,自2020年春季Covid爆發以來,零售銷售額也一直顯示出歐元區的相對改善趨勢。直到最近,這種趨勢突然掉頭,但仍不太確定這是否確認了一個新的方向。

失業率在最近幾個月顯示出平緩的趨勢,但這應該是一個滯後指標,反映了一到兩年前的同時變數。

如果我們看一下最後一個變量-M2同比增長水平,那麼歐元區表現更好這一看似違反直覺的結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Covid爆發之初,美國確實非常激進的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然而,一年之後,從2021年春季開始,歐元區比美國有更強的寬鬆趨勢,M2增長差距從底部強勢反彈。

在這一上升趨勢確立後不久後,其它變量也遵循同樣的方向。即使是現在,這種更強烈的寬鬆趨勢仍然存在。難怪歐元兑美元跌破平價。

這個故事也說明了歐元區的通脹壓力比美國高。因此,歐元區需要更加緊縮的貨幣政策,但歐洲央行卻在做相反的事情。

由於歐元區的趨勢增長從根本上說在結構上低於美國,但現在通過採取一定的貨幣政策已使其高於美國,未來的修正可能是痛苦的。這反而應該是歐元區經濟前景黯淡而非當前經濟低迷的原因。

本文編譯自「Eurozone is indeed good now albeit worse ahead」,原文刊載在英文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