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文化必須由『人』去承傳,再由『人』將她融入生活當中……這是每一個地方的人應有的使命」

90後香藝師「鄧皓荃」Aaron,對保留香港傳統文化擁有一份同齡人沒有的執著和堅持。十年前,他憑著韌勁,經過半年不斷嘗試,成功製出人生中第一支香。

其後,Aaron更創立「港香堂」公司,並開辦香藝班傳授製香技巧,為香港傳統香文化保育出力。Aaron冀能讓更多港人親手感受製香,透過香港人製的香,告訴世界香港是充滿很多傳統文化價值的地方。Aaron強調:「我哋只要繼續努力堅持,才會見到將來。」

既然我那麼喜歡 倒不如嘗試自己學製香

兒時長於普通家庭的鄧皓荃Aaron,對不同樂器和中華文化有興趣,「我很喜歡欣賞大戲」他笑言。直至Aaron中四那一年,偶然經過寺院,從此令他對香產生濃厚興趣及後四出尋香。不久,因一間常光顧的香莊將要結業,令他擔心再購不到自己喜歡的品牌。

「既然我那麼喜歡,倒不如嘗試自己學製香」,Aaron在廿一、二歲的時候,憑著努力和堅持,經歷了半年不斷鑽研、嘗試、失敗……終於親手成功製出第一支香。

謹記保育文化是為所有華人 需堅持下去

走進港香堂內,記者發現牆上掛有多幅國父孫中山的字畫,Aaron形容這也是文化保育的一部分。於大學時期已熟讀《論語》和《孟子》等書籍的他表示,孫中山所提的字,實源於孔孟思想,乃是華人傳統文化精髓。Aaron冀藉此提醒自己,時刻謹記保育文化目的是為了華人,不是為個人,必需堅持下去。

Aaron說,由於近年香薰在坊間逐漸普及,令人們開始對傳統製香技巧產生好奇,前來拜師學製香。他盼透過教授傳統製香技巧,讓前來的人有所啟發,嘗試加入不同原材料製香,繼而從中產生興趣,將香文化承傳開去。

「曾有不少香薰治療師前來學製傳統香後感覺很有趣,明白了為何從前的詩人喜歡焚香,體會傳統香味及縷縷白煙隨風飄散的感覺,是現今香薰精油不能做到的。」

Aaron談及,有部分人前來學製香,源於對已故親朋的思念。他認為,今天坊間的祭祀已普遍簡單到趨於儀式化,慨嘆當中沒有真感情、太空洞。他憶述,曾有學員的家人離世了,惟不知如何表達對先人的思念,於是前來學製香,並買一些上乘的香供奉先人。

Aaron形容,經過多年製香,最開心莫過於人們聞香後,感到能將壓力消除、睡得很深,這是令他繼續製香的其中一大動力。他提到今天的香港,無論抗疫或是社會環境,所衍生的壓力皆讓人喘不過氣。

「若果人們用了我所製的香之後,感到放鬆繼而得到快樂並壓力全消,我覺得這是香最大的功德」Aaron坦言,他只是將大自然賦予給人們的東西,分享給大家。

曾患上抑鬱症的譚先生,特地前來製香班學製香,並冀藉此幫助身邊的朋友,「聽到安息這種製香材料對治療抑鬱症有幫助,我已經立即想造啲幫朋友,睇下會唔會令佢哋好瞓啲。」

原本是無神論者的譚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他曾有一次瀕死經驗及後便開始積極思考人生意義及責任。受到佛學的啟發,做人處事皆會由慈悲之心作為初心和原動力。製香也是出於希望能幫助別人的心態。

譚先生憶述曾在一次朋友聚會中認識檀香,「嘩……我當時畀呢種氣味吸引住,從此我超級鍾意,反正難得有興趣,倒不如試下學」。他形容,當初只抱著人一世物一世的心態,即管去試。

文化必須由「人」去承傳

香港這個名字是由香而來,可惜往日於香港製香的工廠,今天多已搬至中國大陸,到底如何保存香港製香這種傳統文化呢?

「市面上教人製香的書本有很多;成品亦有很多,但文化必須由『人』去承傳,再由『人』將她融入生活當中。」這也是Aaron 成立「港香堂」的原因。

「港香堂」顧名思義,是由香港人製造的香。「文化是該由自己人去承傳,這是每一個地方的人應有的使命。」Aaron說,從前香港承傳了很多廣東一帶的文化,惟它們於現今的中國大陸已陸續消失。他擔心,香港人普遍喜歡外遊,欣賞外國人的好,忽略了本土文化。

「如果連我們自己也忘記了這個使命,到底由誰來承傳香港本土文化呢?所以,這是我堅持犧牲工餘時間製香至通宵達旦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與普通拜神的柱型香不同,自己製的香都可以有不同型態,一名現場接受記者訪問的吳小姐表示,過往對香的認知,只限於家人進行祭祀儀式而已。惟她一直對中華文化有興趣,得知製香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所以前來學製香。「學習過程中都見識了很多不同型態的香,這些與平日拜神的香不同,好好玩,回家都會繼續學習製香。」

而另一位學員陳小姐接受記者訪問時說,家中有禮佛的習慣,惟坊間很多香都有化學成分,故此前來學習以天然材料製香。「希望返去再練習多啲,之後可以用天然香禮佛」。

Aaron盼港人懂得珍惜本地傳統手工藝

Aaron能堅持至今天,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他坦言,曾因研發時遇到挫折,想過放棄。但他回心想,「我都做咗咁多,不如行埋落去。既然只是爭少少,為何我不咬緊牙關繼續做」。他時常會抱著「只要咬緊牙關堅持,乜嘢都得嘅」概念,結果一次又一次做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他強調,如選擇放棄,只是將過往付出的一切完結。

時至今日,製香行業也受到五花八門的衝擊。Aaron認為人手製香前路難行。一方面由於租金貴令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人們購物往往以價廉為主,難免會將本地工匠付出的努力淹沒。「其實香港出品的質量相當好,過往才會得到人們認同。在我媽媽那個年代,香港的製衣業及鐘錶業,曾經於世界上享負盛名。甚至香港的製香業,亦曾是全球重要生產地。」他嘆謂,從前的光輝年代如今已經消失,人們總是覺得入口貨比本地貨更好。

Aaron以台灣和日本作例子,兩地的人們都會較熱衷購買本國地區的出品,不明為何香港人做不到。他期望透過傳承製香技巧,讓香港人懂得珍惜本地傳統手工藝,行業才會見到將來, 避免遭到時代巨輪及通脹淘汰。

只要我們繼續堅持 總有一天我們會見到將來

面對未來眾多不明朗因素,Aaron坦言沒有想太多,唯有做自己認為對及好的事。他強調,做事不應因外圍因素好才繼續;相反,應相信因自己的堅持,才會見到希望。

他期望能一直為保育香文化而工作。「曾有人因快將移民,特意前來期望可以插班報名學製香,當時我很感動,破例讓他插班成功,願他能永遠記得香港這個地方才是自己的根」。他更不時以英文開班教授製香,期望有朝一日,香港人製的香,能成為外國人來港購買的手信。

Aaron以佛經中提到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勸勉港人。他認為只要大家同舟共濟、繼續努力,所有事情都會變好。他深信:「世事萬物皆無常,壞的一切總會消失,只要我們繼續堅持,總有一天我們會見到將來,我們不可以放棄,一定要繼續支持下去。」@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