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時,吳祖光創作了抗戰話劇《鳳凰城》,被譽為「戲劇神童」。30歲時,他以其《風雪夜歸人》等多部劇作蜚聲劇壇。40歲時,他因一次簡短發言跌落紅塵,引出舊案「二流堂」,被發配北大荒勞動改造。

晚年,提及往事,吳祖光感慨萬端:二流堂原本只是一句玩笑話,結果被一些別有用心、慣於無事生非、小題大做的運動家,將其編造為一個轟動全國的冤案。從昏天黑地的反右開始,到貽笑萬邦的十年文革,鬧得雞飛狗跳盡人皆知,以為會爆出個甚麼特大新聞!到最後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多少人力財力,四處內查外調,最終卻證明只是一場鬧劇,真是可悲可笑。

事情的由來還要從幾十年前說起。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在重慶搭建簡易房,供來自淪陷區的文化人居住。當年,唐瑜也在重慶自費造屋,招待流落於此的朋友。文化人夏衍住進簡易房後,經過了一番改造裝飾,將房屋布置得十分雅致溫馨,並賦予「碧廬」的名稱。住在旁邊的吳祖光、盛家倫等人,受其感染,也紛紛仿傚,將「碧廬」連成了一排雅致的「別墅」樣房屋,吸引了眾多文藝界人士的目光,相約前來拜訪作客。

客人中,以相距不遠中央劇社、中華劇藝社的青年作家和演員居多,常常高朋滿座。大家在這裏探討文學,關注時事,也舉辦舞會,成為當時重慶一個著名的文化沙龍。

此間,周恩來領導的第十八集團軍在重慶曾家岩有個常設機構,與文藝界保持著緊密聯繫,主要是通過夏衍傳達延安信息,饋贈從延安帶來的毛衣料、小米和紅棗。

有一次,從延安來了一個小型的秧歌劇組,演出的節目是《兄妹開荒》,兩個演員是歐陽山尊和李麗蓮。這種表演形式大家從未見過,感覺十分新鮮。劇中有個情節,妹妹去地裏送飯,開荒的哥哥假裝睡覺,妹妹生氣了,罵哥哥是「二流子」,是光吃不幹的懶漢。這是一個從未聽聞過的陝北名詞,讓人耳目一新,感覺非常新鮮,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恰好,文藝工作者的生活大都沒有規律,常常熬夜寫作,日上三竿還在睡覺,吃飯也不定時。尤其是和大家相鄰居住的盛家倫,生活太沒規律,讀了那麼多書,卻一字不寫,大家都調侃他「光吃不拉」,很像一個「二流子」。

盛家倫才華橫溢,口才極好,豈能吃虧,於是反駁說大家都彼此彼此,你們看夏衍做過幾次飯?吳祖光穿的衣服,都一個月了,換過嗎?還有胡風,早上可能臉都沒洗。大家誰也別笑誰,都是「二流子」。

有一天郭沫若和徐冰到碧廬來,聽見大家在互稱二流子,吵個不停,郭沫若便說:「我給你們取個堂名吧,就叫二流堂好不好?」大家欣然贊同。徐冰就叫人拿紙筆來,請郭沫若當場題字做匾,結果找了半天,無筆無墨,更無大張宣紙,只好作罷。但「二流堂」這個名字卻從此叫開了。

1949年,中共建政,吳祖光離港北上,來到北京,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當時,演員戴浩與虞靜子夫婦在東單西觀音寺34號租了一所老式的大洋房,進門是一排六間的平房,相連一幢寬大的樓房,其中一間樓房分租給了盛家倫,樓下一大間住的是音樂家鄔析零全家,跨院的兩間平房由黃苗子和郁風夫婦租住。吳祖光和新鳳霞結婚後,租住了進門一排六間的平房。

一群老朋友又在這裏聚頭了,還是當年的碧廬舊人。消息傳開,都說「二流堂」在北京又重新開張了。

當年,吳祖光與評劇皇后新鳳霞的婚姻,在北京可謂名動一時。

非但婚姻,這吳祖光在「二流堂」也是個著名人物,經常有藝術青年慕名上門拜訪求教,杜高、田莊、陶冶就經常聚集在他周圍。這批人被稱作「二流堂」的小家族。

1953年,開展肅反運動,有人發現這個地方很奇怪,許多藝術家在這裏進進出出。老的有齊白石、梅蘭芳,年輕的有杜高、田莊這些人,藝術界的音樂界的,聚於一堂,到底在幹甚麼?

有一天,吳祖光突然接到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田方的電話,要他去談一談「二流堂」的問題。吳祖光覺得有點不解,「二流堂」就是個玩笑,有甚麼問題需要談的?

吳祖光不知道的是,前不久文藝界開會,周恩來在會上問:「今天到會的,有哪些是住過二流堂的人啊?」下來後,中宣部就委託田方打聽一下。吳祖光聽說是這件事,也沒多想,就把當年「二流堂」得名的來歷說了一下,並把在重慶時住過二流堂的胡風、夏衍、盛家倫等人的名字向田方做了匯報。

事情過了,吳祖光也就忘了。沒想到1955年,胡風因「三十萬言書」被打成反革命集團,胡風本人被捕,隨即,「二流堂」小家族的成員被定性為「胡風反革命集團」的成員。

沒過多久,文化部就下發了《關於「二流堂」組織活動情況的報告》,認為二流堂參與了胡風反黨集團,是胡風集團的外圍組織。

1957年5月,吳祖光受邀參加「提意見」座談會。當時整風正盛,新鳳霞提醒他說:「這個時候你最好別說話!別去開會。」

文聯來人接他去開會時,新鳳霞叉著腰堵在門口,不讓吳祖光出去。汽車在大門外按喇叭,接他的人在一旁催促,一向溫順的妻子卻堅持不肯放行。一向溫和的吳祖光無法可想,只能將新鳳霞狠勁推到一邊,頭也不回地走了。座談會上,吳祖光直言:沒有專業知識的低能幹部高高在上,這樣的現象我們必須杜絕!

吳祖光的發言,被田漢加了一個《黨趁早別領導藝術工作》的標題,在報上公開發表,成了吳祖光右派的鐵證。

二流堂再度受到審查,一個專案組來問:你們在一起幹甚麼?說沒幹甚麼,就是談談文藝,聊聊天。專案組不信。畫家張仃在1957年之初很想辦一本雜誌,當時就等著批覆申請。這件事讓專案組一分析,認為二流堂這是要辦機關刊物。

很快,文化部發表了題為《從政治上、思想上徹底粉碎「二流堂」、「小家族」右派小集團》的文章,對吳祖光和二流堂進行批判,並且給吳祖光扣上了一頂反革命右派的帽子,不久即遣送北大荒勞動改造。

1966年,文革降臨,最初,風暴並沒有波及到吳祖光頭上。當走資派和當權派們統統被揪出來後,又才輪到老右派們。「二流堂」的問題再次被提了出來,這次,堂主已不再是吳祖光了,夏衍成了後台老闆。二流堂被政治化了,從開初的思想意識問題,定性為「反黨、反革命、反社會主義集團」而受到批判。這次來頭就大了,江青親自抓這個案子,將二流堂的人抓捕關押起來。吳祖光再次下放勞動,新鳳霞成了二流堂堂嫂,黃苗子和郁風被關進監獄。盛家倫在反右前病逝,否則,一樣逃脫不了。

當時,受二流堂案牽扯的文化界人士很多,除了吳祖光、夏衍等人外,就連抗戰時去過重慶二流堂作客的陽翰笙、趙丹、葉淺予、田漢、聶紺弩等文藝界人士,都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1979年6月,二流堂的事情終於有了新結論,文化部發文宣布,將1955年以「文化部黨組」名義發出的《關於「二流堂」組織活動情況的報告》予以撤銷。凡受到與「二流堂」、「小家族」等問題牽連的人,都要按照政策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而此時,二流堂小家族裏的劇作家汪明,備受折磨,已死於安徽勞改地。戲劇家田莊,未能熬過苦難,英年早逝。而黃苗子、郁風夫婦,則被整整關了7年的監獄。吳祖光、新鳳霞平反昭雪,恢復名譽,但新鳳霞腿被打殘,再也不能登台演出。#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