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風暴正在這個國家上演。現在情況很糟糕,但遲早會變得更糟。

為甚麼會這樣?

有幾個因素,但最大的因素是戰爭。不是烏克蘭戰爭,而是對美元的戰爭。關於這一點,有很多影響變量,但關鍵的一點是世界正在遠離美元。

事實上,我們現在面對一場針對美元的全球戰爭。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

負債纍纍的美元意味著疲軟

首先,美國國債根本無法持久。自上任以來,拜登政府已在資產負債表上增加了超過6萬億美元的負債。僅此一點就損害了美國作為經濟強國的信譽,以及美元作為未來可行貨幣的信譽。

了解一些背景有助於解釋正在發生的事情。

貨幣可以通過支持它的商品(例如黃金或石油)的堅挺或價值來衡量。但它也可以通過發行者的經濟實力來衡量,或者像目前的情況一樣,以貨幣發行者將其意志強加給他人的能力來衡量。

作為一個逐漸衰落的霸權國家,美國已經走過了其中的兩個階段,現在處於最後一個階段。

離開金本位制 轉向石油本位制

回想一下,美國在1971年離開了金本位制。市場混亂接踵而至,因為如果沒有基於物質商品價值的錨定儲備貨幣,就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確定商品和服務的定價。

1970年代中期美元與石油的掛鉤解決了這個問題。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世界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集團(歐佩克,OPEC)同意在全球市場上只以美元出售石油。更重要的是,沙特還同意將其盈餘收入美元,或稱「汽油美元」,儲存在美國政府債券中。

這種協定穩定了美元,並造成了所有貿易國對美元的巨大需求。不僅石油是以美元出售,而且世界上絕大多數產品也以美元出售。

對手和盟友拋棄美元

但今天,伴隨著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領導地位的崩潰和國內災難性的經濟政策,我們看到美元與石油脫鉤。

在海外,中共和俄羅斯等對手正在通過用黃金和其它金屬、石油和穀物來支持其本國貨幣,對美元發動戰爭。他們還分別要求以人民幣和盧布購買這些商品。多年來,兩國都試圖實現經濟的去美元化。

但不僅僅是美國的對手看到美國衰落。

我們在世界上一些最可靠的盟友正在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拋棄美元。作為美國的盟友,也是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者,日本正在以創紀錄的數量拋售這些債券。僅在過去三個月中,日本就拋售了約600億美元。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銷售。

美國的長期盟友沙特阿拉伯也在拋售美元資產。這個石油資源豐富的歐佩克領頭者僅在過去兩年中就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減少了36.7%。沙特也在考慮以人民幣而不是美元向他們最大的客戶中國出售石油。甚至以色列最近也減少了美元儲備,轉而支持人民幣。

為甚麼會發生這種情況?

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正在瓦解

我們的盟友和對手都知道,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正在瓦解。他們也知道,這是拜登政府對中共和俄羅斯採取消極姿態的直接結果。美國未能成功地經受住這兩個政權的挑戰。

沒有可信的領導,就沒有可信的貨幣。

此外,作為一種法定貨幣,持有美元,除了對美國的信心之外,沒有任何其它支持。現在世界意識到,如果美國沒有表現出領導世界和經濟秩序的意願,持有美元的理由正在迅速消失。

關於國內通貨膨脹的謊言

在國內,美國經濟正淹沒在債務中,而且還在繼續支出破紀錄的金額。這些因素的結合導致通貨膨脹,即使它被隱藏或低估。

在拜登政府不顧事實的世界中,謊言是該領域的貨幣。官方的通貨膨脹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報道,今年3月的官方年度通脹率為8.5%,高於2月份的7.9%。

這聽起來很糟糕,也確實如此,但它並沒有反映真實的現實。對中產階級和下層階級影響最大的日常產品和服務的成本,也就是真正的通脹率,實際上比白宮和民主黨希望你相信的要高得多。

例如,每加侖汽油的平均價格在過去一年中上漲了約1.41美元,達到創紀錄的每加侖約4.42美元。是的,這是價格的大幅上漲。但是,當你考慮到2020年全國汽油平均價格約為每加侖2.17美元時,價格上漲後的汽油價格實際上翻了近一番。

食品價格如何?

與2021年3月相比,2022年3月的官方食品通脹率為10%。但玉米價格在過去一年中翻了一番。玉米被用於各種產品,從植物油到肥料、牲畜飼料、燃料添加劑等。同樣,許多行業的關鍵投入的通貨膨脹率為200%,而不是10%。

前途維艱

不久的將來看起來也好不到哪裏去。30%的農民表示,他們仍然難以為今年的種植找到必要的作物投入。這些農業投入短缺預計將延續到2023年。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不僅物價將繼續上漲,而且不斷上漲的燃料價格和糧食短缺也可能進一步推動通貨膨脹。

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這將是一段艱難的旅程。◇

(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