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玫瑰書院位於深水埗區,是一所資助的天主教女子中學,學校主要的教學語言為英文。2021/22學年,學校開辦中一至中六各4班,共24班。學校參與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收生,在132個學額中,約三成六來自自行分配及重讀生學額,其餘六成四為中學統一派位,當中絕大部份學生來自深水埗區,少部份來自觀塘區。現時,學校的辦學團體為顯主女修會,學校校訓為「純潔、博愛」。

聖母玫瑰書院位於又一村玫瑰街。(鄺嘉仕提供)
聖母玫瑰書院位於又一村玫瑰街。(鄺嘉仕提供)

聖母玫瑰書院的註冊校址是又一村玫瑰街,同樣有玫瑰二字,究竟是有書院先,還是有街道先呢?又一村是香港工業家余達之,戰後在花墟山上發展的住宅項目,在1955年基本建成時,除區內主幹道以達之命名外,其餘街道因余先生喜愛花卉而以花名命名。玫瑰街最遲至同名屋苑在1960年代後期,在現時海棠路及玫瑰街交界落成而出現,但仍比在1971年創校的聖母玫瑰書院還要早出現。書院現址在戰後直至書院建成之前,主要是九龍塘的寮屋區。

聖母玫瑰書院由顯主女修會創辦。修會早在1925年由慈幼會會士雷明道主教開始策劃,希望透過本土化的國籍女修會,協助天主教在廣東省北部(南雄、韶關及連州)更深入的福傳工作。顯主女修會在1935年正式獲教廷批准成立,在1936年開始訓練第一屆初學生,在1938年有4名初學生發初願。在中國主權易手後的1953年,慈幼會的郭怡雅神父協助8位顯主女修會修女來港,首先在長沙灣一帶協助香港教區的福傳工作。修會在1958年獲批在又一村興建德雅學校,在1960年開學,在1962年增辦德雅中學,及在1964年遷到現時達之路現址,其聖心修院亦於同年在現時又一村花圃街建成。

由預科課室改建成的小聖堂,仍然保留了課室的間隔。(鄺嘉仕提供)
由預科課室改建成的小聖堂,仍然保留了課室的間隔。(鄺嘉仕提供)

校內的聖母像。(鄺嘉仕提供)
校內的聖母像。(鄺嘉仕提供)

聖母玫瑰書院是顯主女修會在區內的第二間中學,早於1971年開學,但因現址校舍當時仍在興建中,於是借用德雅學校上課,當時主要開辦初中的課程,直至1972年現址校舍落成才搬入使用。當時校舍有24間標準課室及其他特別室,足夠近千學生使用的大禮堂等,總建築費接近四百萬元,由香港政府及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負責大部份的費用,其餘的費用由修會負責,因此在1971年時,修會曾在德雅中學內舉行建校籌款遊藝賣物會,可說是兩校初期舉行開放日的經驗。而兩校初期亦經常舉行聯合的活動,如水運會及陸運會等。

近年,聖母玫瑰書院主要在每五或十周年校慶時,舉行較大型慶祝校慶的開放日。翻查紀錄,早在書院十周年時,便在12月初舉行了為期3天的校慶開放日及感恩祭,日間時主要是在不同的課室舉行不同的學科展覽,晚上則以綜合表演晚會及聯歡聚餐等,歡迎學生家長及校友參與。而由20周年至35周年的校慶開放日,則多在11月舉行為期兩天的校慶開放日,內有書院的發展介紹及支援學生的措施,以及不同的學科及趣味展覽。

學校以中一資訊日為名的開放日,以STEM作為主要賣點。(鄺嘉仕提供)
學校以中一資訊日為名的開放日,以STEM作為主要賣點。(鄺嘉仕提供)

雖然去年(2021年)是書院創校50周年金禧紀念,但因疫情的關係沒有安排大型的校庱開放日,只是保留近年常見,在每年12月初以入學資訊日為名舉行的開放日,供有興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報名參與。開放日的內容比較簡單,除書院的介紹及中一收生的程序,亦有學生分享及負責小組帶領有來賓,參觀不同的課室及特別室,當中以STEM作為資訊日主要介紹的主題,而新改建成小禮堂的地方亦有開放介紹。至於過往校慶較常舉辦的活動,除必然保留的感恩祭在上年10月舉行之外,近年較常舉行的步行籌款活動,亦有在去年12月中,以近乎自助的型式舉行舉行,歡迎學生及有興趣人士參與。◇

書院內的籃球場,左為課室右為禮堂。(鄺嘉仕提供)
書院內的籃球場,左為課室右為禮堂。(鄺嘉仕提供)

學校以中一資訊日為名的開放日,以STEM作為主要賣點。(鄺嘉仕提供)
學校以中一資訊日為名的開放日,以STEM作為主要賣點。(鄺嘉仕提供)

學校金禧校慶步行籌款介紹。(鄺嘉仕提供)
學校金禧校慶步行籌款介紹。(鄺嘉仕提供)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