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入第三個月,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同情與支持日增,對俄羅斯的威脅有更深刻的認識,雙方的對抗升級,大有冷戰重臨之勢。兩大陣營對抗加劇,自然殃及池魚,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貧窮國家連糧食也因供應和價格問題陷入困境。

俄國戰況失利,威脅要動用核武器。針對西方國家軍援烏克蘭,揚言其運輸工具會成為攻擊目標。4月26日,美國召集四十國國防官員在德國開會,商討共同援助烏克蘭。這是罕見的國際動員,自然有示威的重要作用。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訪問基輔時,公開宣稱要削弱俄羅斯的國力,使其無法再可以像2月般進侵烏克蘭。美國傳媒隨後引述西方國家官員,認為拜登政府計劃就軍事和經濟方面重創俄羅斯。這是一項長期部署。

美國和歐盟多次在國際會議向中國施壓,警告中國不容干擾和阻撓它們對俄國的制裁,畢竟中國是最有實力支援俄國的國家。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表明對俄國的制裁,同樣適用於中國,如果中國支持俄羅斯的話。

中國顯然要避免西方國家對它實施制裁。有報道指銀聯拒絕與受制裁的俄資銀行合作提供信用卡服務。中國企業為保持在美國股市上市的地位,接受美國的要求,願意提供有關資料。最重要的是中國無意直接軍援俄羅斯,避免與西方陣營對抗。

冷戰的氛圍正衝擊國際組織。上月聯合國會員大會有動議,要求限制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動議相當溫和,只是要求會員大會在否決權行使的十天後,開會邀請該常任理事國解釋其行使否決權的正當性,以發揮國際輿論的壓力。

聯合國草創之初,已經明白它無力制裁大國;妄圖制裁適足以曝露其弱點,其前身國聯就是前車之鑒。目前各國亦瞭解聯合國的局限,美國領導者正是「自願者的聯盟」;重點在較長期的經濟制裁,而要避免大國間的戰爭。

上月G-20成員國舉行財長會議,因意見分歧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國際社會對10月的高峰會議亦難寄厚望。本來G-20 有意取代G-7,涵蓋了發展中國家希望能夠較好地促進國際合作,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目前G-20 成員國中的中國、印度、南非和東道主印尼,顯然無意制裁俄羅斯。它們與西方國家的分歧很可能使G-20無法達成重要的共識。

當然多數國家仍然希望限制冷戰重臨的代價。歐盟仍然購買俄羅斯的能源;少數俄國銀行仍能使用SWIFT 系統的服務;中國尚盡力避免西方國家的制裁。然而積極的合作就難以達成。印尼作為今年G-20 的東道國本來希望能促成國際合作達致強勁的全球經濟復甦。面對疫情的威脅,發達國家為己為人有責任幫助窮困的國家。

俄烏戰爭耗費了大量的資源,西方國家原先能拿出來支援發展中國家抗疫、扶貧和經濟發展的資金大幅減少。戰爭做成對國際生產鏈的破壞,對金融市場、能源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等的衝擊,均由全球各國承擔,而貧窮國家受創最重。來自西方國家抗疫支援的減少和糧價上升是目前見到的明顯例子。

戰爭的影響,不限於直接的傷亡和破壞。陣營的對抗傷害了合作的積極性,零和思維主導大部份政府的對外政策。俄烏戰爭停戰無期,陣營之間的抗衡更長期化,人類社會整體為此付出高昂的代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