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看懂《奇異博士》系列,先要認識一點藏傳佛教,特別是「時輪金剛大法」。

沒錯,Marvel和其他漫畫公司的「超級英雄」,生產模式都是公式化,儘是正邪大決戰,結局必然是邪不能勝正。不過,假如要吸引讀者(以前只有青少年和兒童,但近20年漫畫已擴闊至成年人市場),就得要在不同環節上花點心思,混合不同原素。早年的「超級英雄」必定是白種男性,這或多或少反映美國的主流價值觀,但上世紀60年代美國爆發反越戰運動,主流價值受到嚴重挑戰。漫畫家的創作也自然隨著政治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超級英雄」不一定永遠是白種男性,也可以是女性,甚至是黑人,於是有《黑豹》系列。孰悉美國政治的朋友都知道,60年代後期出現黑人平權運動,最激進的一批組織「黑豹黨」。漫畫《黑豹》也指涉這一個事件。

儘管亞裔當時在美國社會處於較邊緣位置,但種族平權流風所及,漫畫家自然會考慮構思與亞裔有關的「超級英雄」。這方面較難迎合美國市場口味的是宗教,因為亞洲的主要宗教 — 佛教,對於美國讀者始終陌生。幸好,到了60年代末期,西方知識份子對藏傳佛教產生濃厚興趣,少數甚至親自到尼泊爾等地學習打座、冥想。此外,藏傳佛教經典也開始翻譯成英文。

有了這個基礎,剩下的問題是如何在普及文化,例如漫畫、電視、電影、流行歌曲,表現藏傳佛教的基本概念。有趣的是,藏傳佛教在這方面頗有優勢:充滿「異國情調」的神秘符號,例如曼陀羅、壇城、唐卡等。即使讀者不理解它們是甚麼,起碼會在腦海中留下印象。這是《奇異博士》成為Marvel漫畫的背景。

《奇異博士》的主角原是一名醫生,由於至親病死或意外身亡,變得冷酷犬儒,視行醫為賺錢工具。一次車禍讓他的手受傷,不能做手術。他四處求醫,但每次都無功而回。直至差不多散盡家財時,他聽到西藏上師「古一」能治奇難雜症的傳說。他千方百計找到上師,但上師認為他性格有缺陷,因而拒絕收他為徒。後來他改過,上師才傳授法力給他,病也因此醫好了。當然,得道後的奇異博士也少不了與邪惡力量對抗。

《奇異博士》漫畫涉及東方神秘學,出版初期部份美國家長不理解,以為是宣揚「黑巫術」,對兒童產生不良影響。這解釋了《奇異博士》為何比較遲才改編成為荷里活電影。時移世易,當《奇異博士》拍成電影時,物理學知識普及化,「平衡宇宙」、「多維宇宙」、「時空次元」、超弦理論等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知識,而神奇的是,藏傳佛教與基督教不同,竟然可與當代物理學完全「接軌」。

當代科學突破之處是擺脫了19世紀的粗糙唯物主義,唯心論得而「復活」,而佛教和道教證明宗教與科學的矛盾並非必然。70年代一本經典科普讀物《物理學之道》(The Tao of Physics)打開了這個潮流的大門,跟著便出現不少西方物理學和西藏佛教的「對話」。

當然,普通影迷不會理會東方宗教與西方科學的複雜關係,只要電影好看便足夠。電影製作團隊若要「灌輸」藏傳佛教概念給觀眾,便要在戲裏注入「密碼」。以《奇異博士》為例,當主角奇異博士剛抵達卡瑪泰姬酒店房間,另一角色莫度遞上紙條,上面寫著「Shamballa」,說是Wi-fi 密碼。孰悉藏傳佛教的朋友都知道,這是「香巴拉」,也就是傳說中的理想國。對於電影製作團隊,觀眾不知道這個典故並不重要,最重要是這個影像停留在觀眾腦海中。

藏傳佛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法門是「時輪金剛大法」。這個法門與「平衡宇宙」概念出奇地契合。「時輪」可分為「內時輪」和「外時輪」,前者是個人小宇宙,後者是外在世界大宇宙。假如修行者能用法力推動「內時輪」,「外時輪」就會啟動。《奇異博士》就是用影像表達了這套知識。

不過,《奇異博士》最重要的訊息是探討疾病與業障的關係。奇異博士原是神醫,但卻不知自己和整個家族充滿業障,雖然是手術聖手,但能醫不自醫,要散盡家財,走上修行之路(清除業障),才醫好真正的病。

這個教訓,在今天這個的瘟疫時代,能有多少人明白?◇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