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Omicron疫情中封鎖45城,最新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卻增長了4.8%。而稍早前,中共為撐經濟進行了疫情以來第6次降準。專家表示,中共經濟數據向來造假,實情是經濟一直在萎縮,而以撐經濟的降準其效果也只能是飲鴆止渴。

新一波Omicron疫情正在中國各地擴散,在中國的東北地區,除了吉林兩地宣布實現社會面清零外(不代表徹底「解封」),中國其它地方,包括北部工業城市太原,中部城市鄭州、武漢,金融及經濟中心城市上海,長三角第二大經濟中心城市、台商生產大基地蘇州,以及南部大城市廣州和深圳,都在近期實施、擴大或延長局部封鎖。

疫情下的清零政策導致房地產銷售下降,汽車工業停擺,船運、旅遊業和其它服務業急劇下降,並有可能影響主食作物的春季種植。在上海,持續三周的封城,引發歐美日韓分別發文,表達上海封控下僑民和企業的苦況,美國甚至宣布撤離部份駐滬人員。

上周三,中共衛健委報告了超過29,000名新感染者,這是自武漢爆發疫情以來單日最高感染人數。

《華爾街日報》4月15日報道,野村證券的調查顯示,截至周一(4月13日),中國有45個城市(合計3.73億人)實施了全面或部份封鎖,比一周前的23個城市和1.93億人大幅增加。這45個城市佔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其經濟產值佔中國經濟GDP的40%左右。

加拿大約克大學教授沈榮欽對《大紀元》表示,封鎖政策對中國經濟衝擊非常大,一方面,封鎖導致的供應鏈中斷,會使得出口受到影響,出口會減少。另一方面,中國的內需經濟實際上在萎縮當中,尤其是它的服務業萎縮得特別快。

「服務業基本上是內需上很重要的地方,它衝擊的不僅是國內的市場需求,對就業也會有一定程度的衝擊跟影響。所以,這些很明顯對於他說要達成5.5%的經濟增長目標,非常非常困難。」

第一季度GDP數據遭質疑

中共國家統計局本周一(4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

大陸企業家汪鈞(化名)對大紀元表示,怎麼能相信中共的數據?!它統治有兩個基礎,它手裏的槍桿子即暴力,另一個就是謊言即筆桿子。

「它現在的經濟怎麼還有增長?怎麼可能有增長呢?它在萎縮嗎。以前我們行業有個微信群,現在群裏很多人都不作聲了,打電話問,說沒搞企業了,去打工了、開的士了,因為自己的企業玩不下去了。我這兩年跟前幾年比,生意收入已經差了一半,在這個情況下,我不得不減員。」

汪鈞說,他有親戚在深圳開廠,做磨具外貿訂單,前幾年還可以做不少美國訂單,還有錢賺,後來想把企業搬到越南,中共政府不准,不讓他親戚把這個產業遷走。

「現在美國訂單做不到了,他就做歐洲的,但中歐貿易逆差不大,也賺不了多少錢,現在不得不裁員,要不以疫情為藉口把工資降低,不然,活都沒有辦法活,還有其他的親戚是做業務的,明顯感到生意比以前差多了,你說它這個經濟增長是從甚麼地方增長來的。」

它以前經濟增長是靠搞投資,但是現在投資不產生效益,「現在公司效益在不斷下滑,市場在萎縮,加大投資也不能帶來收益,投資是無效投資,還不如把錢放在銀行生利息。」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表示,現任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年在遼寧省當中共省委書記的時候,他向美國人承認,中共經濟數據他自己都不相信。何況現在有45個主要城市在封控中,他們的GDP就相當於佔中國經濟總量的40%,這個經濟數據完全是不可信的。

「官方報出這麼高的GDP的目的是提振信心,或者穩預期,實際上就是繼續欺騙世界,對內欺騙,對外欺騙,其實中國企業界人士、中共自己的政府官員也沒人相信這些數據。」

降準難撐經濟

稍早前三天(4月15日),中共央行公布從25日起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5,300億元。但情況不如市場預期,星期一,中國股市開盤後下跌。

「全面降準是指對所有銀行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以鼓勵金融機構將更多的資金配置到實體經濟中需要支持的行業和領域。意味著所有行業都可以得到資金支持。」旅美經濟學家黃峻(Davy Jun Huang)對大紀元說,這是北京刺激經濟的邏輯與慣例。

黃峻表示,此次降準的原因是實體經濟深陷困境,大量中小微企業在掙扎中。但刺激效果「越來越有限,難保大量中小微企業可以存活下去」。

他分析,一方面,中國經濟早在2013年開始陷入「流動性陷阱」,「中國大陸近十年來廣義貨幣M2供應量每一年基本上兩位數增長,貨幣對經濟的拉動效果越來越差」。

另一方面,這次準備金為甚麼只降低0.25%,準備金低的原因,「因為目前中國金融機構平均存款準備金率只有8.4%,已經是比較低的,距離8%第一道防線已經非常接近,再低就會有風險。」

據界面數據統計,自疫情出現的2020年以來,央行已先後6次降準,這或許反應出央行的一種擔心,黃峻表示,央行已經從真實的內部有統計的數據看到實體經濟的困境。

「中小微企業大量落敗,而民間經濟活動與投資大幅度滑落,消費無力,拉動中國GDP增長的國際貿易由於國際關係越來越難以控制,趨向對中國負面。」而選擇25日才開始降準,與過去一般宣布2-3天後就執行不同,其實是想達到「預期效應」,「引導大家對市場未來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預期」。

汪鈞認為,央行降準的效果只能是飲鴆止渴,「降準意味著央行放水,通過刺激投資、刺激生產,但核心問題是大部份人沒有消費,所以放水不能帶來利潤,只能增加新的債務,會出現這個情況。」

黃峻也表示,就目前中國經濟情況,靠金融工具或財政政策很難解決問題,「就算不封城,解決中國大陸經濟問題,應該是減少稅賦、降低市場的國有壟斷、壓制投機性投資、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與生產。但現在只是簡單的『放水』印鈔,同時稅賦沒有根本性降低,投資還是湧向『講故事為賣點』的投機性行業,實體經濟與生產沒有得到有效支持。」

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預期,黃峻表示,實際預期方面,由於國際關係在劇烈變化中,中長線有待觀察,「短期可以準確預見的是,中國大陸實體經濟快速下滑、外資加快撤出、國際產業採購緊鑼密鼓謀求另外選擇。」

而「北京釋放的『老百姓被預期』當然還是克服一個又一個障礙,迎來一個又一個偉大經濟成就,對中國是未來全球經濟第一大的宣傳。」黃峻說。#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