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全球已經超過兩年,第五波疫情更重創香港各行各業,航空業界首當其衝。由於航班停飛,導致大量飛機師和空中服務員失業而被迫轉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Willie Walsh最近亦批評香港的防疫政策太過嚴厲,令香港已經失去了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2020年10月21日,國泰航空集團公布企業重組方案,包括削減約8,500個職位,相當於集團職位總數約24%;集團透過凍結招聘,加上自然人手流失,已將實際削減的員工減少至約5,900,約佔集團職位總數的17%,其中包括大約5,300名駐港員工,另外約600名非駐港員工亦受到影響。國泰港龍航空甚至停止營運。

國泰航空網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國泰航空集團在全球僱用逾23,100名員工,其中在香港僱用約18,700人。而翻查疫情前的《國泰航空2019年報告書》,2019年的僱員總數為27,342人,其中香港佔78.1%,即約21,354人。比較兩年的數字,2021年比2019年減少了2,654名香港職員。

入行逾20年的香港航空前機師Peter Matus最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自己在前年被解僱後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兩年多以來感到抑鬱沮喪。他本身是業餘獨木舟運動員,去年底獲聘為港隊總教練,但因疫情關係被迫停止訓練。他透露,不少有經驗的機師已經離開航空業,業界出現青黃不接問題。他認為現時的機組人員的檢疫措施,將機師「逼瘋」,不少同事因無法接受而裸辭,甚至離開香港。他批評香港政府在全球逐步撤銷防疫安排時,本地卻反其道而行,令香港經濟毀於一旦。

去年底,前航空公司機艙服務長王振霖轉行任職城巴全職車長,他指出在疫情下,航空業接近停擺,正職工作量不足,收入大減,唯有轉行做全職巴士車長。另外,曾任國泰空姐3年羅幸倫,轉行到新巴城巴母公司匯達交通,任職學習及發展統籌員。她憶述,在國泰後勤部門上班時,原本每月工作大約20日,但疫情令工作量大減,每月只有3至4天上班,感到浪費時間,所以決定轉行。

禁飛令重創航空業

去年8月,港府調整海外入境防控措施,將全球各國分成「高風險A組指明地區」、「中風險B組指明地區」和「低風險C組指明地區」,入境人士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7至21日,並進行多次檢測,變相不鼓勵入境香港。今年初,更推出針對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和美國9個國家的禁飛令,政策最終在4月1日放寬。

根據香港機場的統計數字,在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旅客人次高達7,154萬人次;而2021年,全年旅客人次大幅下跌至135萬人次,跌幅高達98.1%。比較2019年3月和2022年3月,單月旅客人次由642萬人次下跌至9萬4千人次,跌幅高達98.5%。

雖然禁飛令在4月1日放寬,但至今已有8個航班因有超過3名乘客染疫而觸發「熔斷機制」被禁飛7日。就算能夠成功入境香港,亦須於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7天,並須多次檢測。如此嚴苛的入境防疫措施,令航空業仍未見曙光,製造失業大軍。

業界批防疫政策過嚴

4月6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總幹事Willie Walsh在IATA簡報會上表示,香港政府的防疫政策令航空公司進出香港極為困難,需要取消大部份航班,他對相關政策感到失望。他指出,香港已失去國際航空樞紐地位,香港好像從地圖上消失,疫情復甦情況嚴重落後於世界上其他國家。

就算香港政府將隔離日縮減至7天,Walsh也認為措施對香港航空業復甦並沒有幫助,因為措施仍然不利於旅遊,尤其是現時大部份國家都已經取消了旅客檢疫政策。除非外國人本身非常需要前往香港,否則看到香港隔離措施時,就不會想到訪香港。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在4月11日立法會會議上回應,「熔斷機制」是保護香港外防輸入方面的重要門檻,但明白到現時的限制嚴謹。當疫情受控、回復正常時,政府將會檢視政策。@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