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8日)有傳媒報道指,一名非染疫長者病逝後在九龍公眾殮房保存一個月後才出殯,死者家屬發現遺體發霉無法辨認。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回應,公眾殮房在過去一段時間收到大量遺體,部分遺體在送抵時已出現早期腐化情況,而公眾殮房冷藏室一直運作正常,但冷藏室只能短期內減慢遺體腐化。

《東方日報》今日報道,今年3月初,有一名百歲非染疫長者因病離世,遺體存放在九龍公眾殮房一個月後才出殯,死者家屬指出殯時,遺體的手部和臉部均已經發霉,導致家人無法辨認容貌。家屬不滿政府處理遺體不當,打算去信申訴專員投訴。

在今日疫情記者會上,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回應說,公眾殮房在過去一段時間收到大量遺體,主要是在公立醫院急診離逝的病人,部分遺體在送抵的時候,已經出現早期腐化情況。他強調,公眾殮房冷藏室一直有嚴格溫度控制,保持在標準溫度攝氏4至6度,冷藏室一直運作正常。

歐家榮指出,人體於死亡後出現屍身腐化是無可避免自然現象,多種因素都會影響遺體送抵殮房時及其後的腐化程度。而公眾殮房遺體冷藏室只是為了短期存放遺體而設,只能夠在短期內減慢遺體腐化,而不能夠防止遺體腐化。遺體長期存放於公眾殮房,無可避免會導致死者容貌和外觀進一步變化,他鼓勵家屬盡快領回遺體辦理後事。

歐家榮表示,政府理解家屬希望更快領回親人遺體,而有關部門已經積極跟進和協調,希望盡快解決家屬的困擾。

殯儀業界:送往殮房前保存不妥當

殯儀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吳耀棠在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估計,發霉遺體可能在送往公眾殮房之前保存得不妥當,如果死者一離世就立即運去公眾殮房,即使存放一至兩個月也不成問題。

他又指出,3月疫情高鋒期遺體積聚情況嚴重,不論是否染疫病逝者都處理不及,「見法醫都要等20日以上,加上火化爐需排期超過兩星期,不少遺體存放了逾一個月才完成出殯」。由於疫情緩和,現時處理遺體和出殯的流程漸漸回復正常,一般來說,只需數天就能夠辦理相關手續。

第五波疫情數字連續4日跌破一千宗,衞生防護中心今日(18日)公布新增316宗核酸檢測確診個案和297宗快速測試確診個案,包括13宗輸入個案,合共新增613人染疫。另外,再新增20宗死亡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8,946人離世,死亡率為0.75%。@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