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日)《明報》頭版標題十分搶眼,是「已打針染疫死者 87%打科興」,儘管內文戴足頭盔,明言有關分析未考慮較多長者打科興、長者死亡風險較高等因素,但亦難免傷害所謂愛國人士的心靈。

果然,中共喉舌《文匯報》今天即以「專家:科興保護性不遜復必泰」為題發炮,引述「專家」意見,稱「有媒體的所謂『分析』存在專業缺陷、具誤導性」云云。那麼《明報》有沒有誤導呢?

眾所周知,染疫而死多是長者,長者又多打科興。然則「已打針染疫而死者」——假設科興與復必泰保護力相同——也必然是科興佔較高比例。比方說,假設兩種針效力一樣,99%人打科興,1%打復必泰,則已打針染疫而死者,自然是科興佔99%。不考慮打兩種針的比例,是比較不到兩針優劣的。

但昨日《明報》已明言「沒有染疫者接種兩種疫苗的比例」,承認「未能反映打科興者死亡風險較高」。細看內文,我覺得《明報》沒誤導;但若有人只看標題斷章取義,就似乎是自己誤導自己了。

然而《文匯報》情況有點不同,我看完整篇報道,連幅圖都放大睇埋,也看不出為甚麼「科興保護性不遜復必泰」。

《文匯報》內文引述昨日張竹君慷慨披露的資料:80歲以上死亡個案中,未打針者死亡率為15%,已打一針死亡率為5.59%,已打兩針死亡率2.62%,「按疫苗種類統計,已打一針科興疫苗的長者死亡率為5.83%,已打一針復必泰的死亡率為3.44%。」

在長者組別中,打復必泰的死亡率分明較打科興低,即科興保護力較弱,請問「科興保護性不遜復必泰」這標題從何說起呢?難道用林鄭的口吻,說「死亡率不是越低越巴閉」?

更好笑是,《文匯報》訪問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他說相比起美國打復必泰和香港打科興者,「內地全部接種科興疫苗,死亡率更加低,如現在吉林省有上萬病例,死亡個案僅數宗。」這短短一句話已有兩處誤導了。

首先,內地不是「全部」接種科興的——「國藥」對梁醫生表示:Am I a joke to you?第二,《文匯報》明明說得很清楚,探討疫苗效力時,要考慮年齡層,吉林有上萬病例,但多少是長者?

嚴格而言,張竹君昨天說的話也有點誤導。她說:「重點不在於哪一款(疫苗),而是有否接種。」我不明白為甚麼「重點」只能二擇其一。純粹建基於科學的說法該是:「重點有兩個:一是有否接種;二是打哪款針。」

香港人為甚麼對政府和黨媒缺乏信心呢?請先反省一下,到底自己講話是否合理,是否可信。◇(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