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爆發第5波疫情,港府禁止9個國家的民航客機飛來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日前撰文表示,就本港現時的情況,疫情輸入個案如滄海一粟,建議放寬對國際航班的限制。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0日)回應指,日前已表示會檢視有關措施,詳情稍後會公布。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則表示,支持適度放寬入境限制,有利香港經濟回復常態。

本港第5波疫情的確診數字已超過100萬宗。袁國勇日前連同另外兩位港大學者撰文,指對於香港的情況,即使疫情再有輸入個案都只是滄海一粟,建議恢復國際來往航班,讓完成接種的商務旅客和海外港人回港。袁國勇今早在一個商台節目補充指,到港人士要接種疫苗及有陰性檢測報告,每日需進行快速測試,當局亦要為他們進行病毒基因測試,已確保確診者感染的不是新的變種病毒株。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表示,日前已表示會檢視有關措施,但即使放寬對國際航班的限制,對乘客仍會有要求,詳情將稍後一併公布。

據港台報道,商界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在做好防疫的情況下,支持適度放寬入境限制,認為可有利香港經濟恢復並留住人才。

林健鋒又指,不少跨國企業一直以香港作為總部,但不少企業因本港的防疫限制,將部分工作及人員轉移至附近城市,如新加坡,他擔心如相關限制時效太長,部分企業可能不會回來,認為熔斷機制有一定放寬空間。

其實,不少商界人士早已表達對香港防疫政策的不滿。香港美國商會今年公布的2022年商業前景調查顯示,262名受訪會員中,六成人認為香港的旅遊限制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超過三成受訪者推遲在香港的新投資,超過25%的企業稱有可能離開香港,近六成人認為政府對商業問題漠不關心。

彭博在今年1月引述香港歐洲商務協會一份內部報告指,該商會認為嚴厲的入境隔離措施下,香港的「半封閉」狀況可能會維持到明年年底或2024年年初,預計會流失大量在當地工作的國際員工和高管,形容規模或是有史以來最大。報告又指,跨國公司應做好在其它亞洲城市設立辦事處的打算。

根據香港統計處資料,截止去年6月1日,香港有1,457間外資企業駐港地區設立總部,其中美資企業有254間,較前年同期下跌約10%;而日資企業有210間,較前年同期減少約7%。@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