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C中文網昨日(14日)報道,香港政府近年越來越多使用「不會得逞」、「別有用心」及「所謂」等中共政治詞語,尤其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越發明顯。報道引述學者分析,重複使用特定詞語是中共的宣傳技巧,港府嘗試將這種宣傳技巧由中國大陸搬到香港;也有學者認為,港府模仿中共官場用語,是為了向北京表忠。

BBC報道統計了香港政府由2012年7月,即前特首梁振英上任起,至去年12月發放的17萬篇新聞稿,包括政府聲明、官員發言內容、官員回應記者和立法會議員的提問內容。BBC也從中共外交部網站整理出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的常用語,之後計算這些中共用語在港府新聞稿中出現的次數。

統計發現,香港政府在回應外國政府實施針對香港的政策時,一些中共用語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例如,香港政府在2012年7月到2019年10月從未使用「不會得逞」一詞。在2019年11月,港府首次用「不會得逞」批評反送中抗爭者。在2021年,港府至少7次使用「不會得逞」,用法與北京當局類似,都是用來形容外國政府「企圖干預中國內政」。

中共在批評其它國家時經常使用「別有用心」一詞。港府在2012年到2018年使用這個詞語不足10次,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別使用了12次和14次,在2021年更使用高達35次。除了批評外國政治人物和機構,去年3月,中共人大改變香港選舉制度後,特首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兩次使用該詞,批評「別有用心」的人進入香港的管治制度搞破壞。

除此之外,港府近年回應外國對港府的批評或制裁時也頻繁使用「堅決反對」、「嚴重違反」、「霸權主義」、「公然挑戰」及「根本利益」等詞語,也經常用「所謂」一詞強調不認同的事物,與中共外交部的語言習慣類似。

報道也指,港府近年開始改變一些過去香港的習慣用語,以顯得「政治正確」,例如避免將中國大陸與香港稱為「中港」;避免使用「獨立關稅區」,而改用「單獨關稅區」等。在2020年中期之後,港府也更頻繁地使用「暴動」(riots)、「黑暴」等形容抗爭運動,而減少使用「社會事件」、「公共秩序事件」等溫和用詞。

報道引述研究各國政治宣傳策略的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博士研究生布吉敏(Bumgi Min)表示,重複使用特定詞語是中共政府常用的宣傳技巧,令受眾對任何官方指明的事物都會產生負面感覺。他認為,看起來是港府嘗試把中國大陸的宣傳技巧完全搬到香港,但香港的輿論環境始終與中國大陸不同,目前不能斷言實際目標是甚麼。他也指,如果香港政府的用語與北京政府一樣,外界會質疑香港還有多少政治自主性。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與影視學院新聞系副系主任閭丘露薇對BBC表示,另一個可能性,是香港政府想透過模仿中共官場的說法,向北京政府表達忠誠。她也認為,這種改變會影響外界對香港的印象,令外界質疑「香港是一個在一國兩制下有高度自治的國際金融中心、抑或只是中國眾多大城市之中其中一個」。@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