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的一個清晨,本土小店「上水貨舖」店主羅庭輝(阿輝)駕車駛入打鼓嶺的一間合作農場,親手將仍帶著晨露的新鮮蔬菜摘下,伴著山野間的鳥鳴聲,將本地種植的蔬菜運出市區。他感恩在這片他熱愛的土地上仍有堅持種田的農夫,默默耕耘與付出。日前深圳邊境因中港司機染疫而暫時關閉,導致大陸平價菜變成「天價菜」,他提出「店內香港菜不加價,乘勢大家改吃港菜」得到不少顧客的讚賞。阿輝談起創辦「上水貨舖」的初衷是「香港製造,唯一出路」,期盼港人能夠重視香港製造和本地生產,重振在地經濟的產業鏈。

本土小店「上水貨舖」店主羅庭輝,推出自家品牌爆谷。(陳仲明/大紀元)
本土小店「上水貨舖」店主羅庭輝,推出自家品牌爆谷。(陳仲明/大紀元)

仍記得2020年10月尾,筆者走訪俗稱「水貨街」的上水石湖墟新康街,不再有過往「水貨客」拖篋人士橫掃街頭的「盛況」,行人路不再擠擁,主營遊客生意的藥房和化妝品店關閉大半。也是在那時,筆者認識了新張本地小店「上水貨舖」(Bewater Mart)的店主羅庭輝,他正忙著張羅新店的布置,將一件件本地製造的乾貨、醬料、酒類、文創產品上架。時隔一年,小店繼續擴張,租下大圍一間半荒廢狀態的酒吧,重新裝修開設分店,延續「香港製造」的夢想,加入更多本地製造的產品,並與本地農場合作,在店內設置農產品銷售區,為街坊帶來新鮮的本地蔬菜和農作物。

上水貨舖大圍店。(陳仲明/大紀元)
上水貨舖大圍店。(陳仲明/大紀元)

當留意到近日大陸平價菜變成「天價菜」後,阿輝感觸道:「這次中港司機感染武漢肺炎導致封關,也是一班緊守崗位的本地農夫,沒有放棄香港這片土地,努力種好菜,香港才不致於全線缺貨。專注、持久,當下未必看得見終點,我們只能到達未來待事件發生時再回眸過去,才能找出堅持的意義。」他認為這件事是給大家敲響的一個警鐘,是時候反思當下本港面對的生產危機,政府漠視本地生產而帶來的後果。

「上水貨舖」店內的香港本地菜。(受訪者提供)
「上水貨舖」店內的香港本地菜。(受訪者提供)

微型農墟互助散貨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今年黃曆新年前夕,正值本地農業的豐收期,每年此時舉辦的「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都有一批本地農夫參與,今年政府突然以收緊防疫措施為由,在舉行的前兩日煞停活動,令大批農夫措手不及。對一般市民而言,看到的只是一個活動取消,卻不知道背後農夫的辛酸。每一批蔬菜的收成背後都承載著農夫的勞作和付出,有的農夫聯絡到阿輝,詢問小店是否要收購蔬菜,上百斤的菜如何售出,成為阿輝的一大難題。群策群力,他與同事決定將「上水貨舖」變成散貨場,以低廉的價格租出攤位給本地農夫,舉辦微型農墟供本地農夫售賣這些新鮮蔬菜,共度時艱。

大圍店舉辦的微型農墟。(陳仲明/大紀元)
大圍店舉辦的微型農墟。(陳仲明/大紀元)

回顧過年前舉辦的微型農墟,阿輝認為效果不錯:「我覺得是雙贏的,那幾天都算順利,我們不需要積壓那麼多貨,農夫可以直接面對客人散貨,也讓大家很直接地認識到本地生產的菜。」雖然過程中有食環檢查、人手不足、訂購服務不周等問題,但整體而言是順利的。他感激這一過程連結了不少本地農夫,也讓街坊更了解本地農場的情況。日前突如其來的菜價飛漲,更加促使了市民把眼光放在本地農業的重要性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阿輝談到:「我希望這不是一時三刻的熱潮,都想大家可以長期吃多一些本地菜,我們也長期與上水的農場合作,親自去挑選,提供新鮮蔬菜給大家,原意就是給客人有本地菜這一選擇。」他計劃三月再次舉辦農墟,連結街坊和本地農場。

九成半貨源來自本地 身體力行讓市民認識香港製造

阿輝提到,店中有九成半貨源來自本地。(陳仲明/大紀元)
阿輝提到,店中有九成半貨源來自本地。(陳仲明/大紀元)

走訪上水貨舖新開的大圍店,貨架上排列整齊的貨品涵蓋家居用品、護膚品、手工皂、調味料、酒類、奶茶、人手製造小食、手作產品等等,阿輝自信道貨源有95%來自「香港製造」,他指著一枝「大圍啤」說:「這枝啤酒真是本地中的本地呢!」他介紹這款手工啤酒是住在大圍的街坊創立釀造,最初設廠大圍,以茶葉釀酒。

「大圍啤」是住在大圍的街坊創立釀造,最初設廠大圍,以茶葉釀酒。(陳仲明/大紀元)
「大圍啤」是住在大圍的街坊創立釀造,最初設廠大圍,以茶葉釀酒。(陳仲明/大紀元)

另一款特色小食花椒海鹽爆谷,研發的正是出自前北區區議員陳梓峯(Vincent)之手,最初上水貨舖找工場做代工,後遇上Vincent加入並研發新口味,如今接手製造,成為小店的招牌產品之一。他從原料選擇到製作都一絲不苟,在本港粟米生產季甚至使用本地粟米製作,阿輝認為他的故事也是代表著港人的創意和對香港製造的支持:「香港製造,唯一出路,不是一個熱血的口號來的,最重要的是大家真的要落手落腳去做。」

Vincent研發新口味的花椒海鹽爆谷,並接手製造,成為小店的招牌產品之一。(受訪者提供)
Vincent研發新口味的花椒海鹽爆谷,並接手製造,成為小店的招牌產品之一。(受訪者提供)

令阿輝感到欣慰的是,小店還是一個連結不同領域專長朋友的好地方,例如回收香港樹木的廠商「香港木庫」,創辦人Rucci將回收的聖誕樹木製作成傢俬,剩餘的木屑也不浪費,供給另一間本地廠家「香港蒸餾所」蒸餾,製造出新的保養品。這正體現了港人互助的精神,為在地生產作出貢獻。

設立上水貨舖,阿輝認為這僅僅是一個起點,最希望實現的目標是重振本地產業鏈:「如果產業鏈建立不起來,那麼一切都是空談,要有穩定的供應,才能夠良性循環。」這兩年間,他負責的「未研香港」進行了兩期實習生計劃,與多間本地農場、工廠合作,如豉油廠、木廠、啤酒廠、藥廠等等,邀請有心有力的實習生配對,前往實習並累積工作經驗,令更多本地年青人認識製造產業。這一計劃頗受好評,有的實習生還成為了工廠的得力助手,或者自己創業,繼續為「香港製造」增加力量。

阿輝觀察到,如今有越來越多港人想參與到「香港製造」中來,但並不擅長包裝和推廣,小店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平台,幫他們的產品設計文宣,增加銷售途徑。小店所推廣的是有質素的產品,當然少不了有一定檔次的包裝,他希望每一個「香港製造」的品牌推出來時,都不輸給世界上的其它品牌,應做出令香港人自豪的名氣。

阿輝希望小店提供一個平台,幫助香港製造的小品牌進行推廣,增加銷售途徑。(陳仲明/大紀元)
阿輝希望小店提供一個平台,幫助香港製造的小品牌進行推廣,增加銷售途徑。(陳仲明/大紀元)

*********

言歸「香港製造」,阿輝希望上水貨舖賣的物品並非只是一份情懷,而是真正新鮮、有品質的物品,也盼望港人將購買「香港製造」、吃本地菜變成一種習慣,並非心血來潮試試新產品:「香港是有實業家的,香港工業可以重振旗鼓,你說你多愛香港都沒用,很現實的就是你用不用本地製造的東西,本地製造的質素是否優質,一個本地企業是否實現民主,這都是我們的目標。」◇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