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邨疫情尚未受控,港府昨日(25日)宣布延長葵涌邨逸葵樓禁足圍封至周五(28日),夏葵樓同被列入禁足大廈名單。消息甫出,禁足隔離居民大呼不滿,批評當局連日安排混亂。今早(26日)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逸葵樓居民的風險與密切接觸無異,居民應採取密切接觸者相若的檢疫規格,即14天檢疫及7天在家監測,避免患者潛伏期內散播病毒。

據現時的情況,梁子超估計,逸葵樓居民的感染率和暴露風險都較高,確診數字或在未來有下降的跡象,但短期內難以回落到單位數。若單日新增個案逾20宗,則顯示樓宇具持續傳播的情況。

葵涌邨圍封行動持續,有不少居民批評當局安排欠佳,他認為圍封夏葵樓是社區防疫的恰當手法,估計傳播已出現在大廈,才使大廈確診數字急速上升。但批評當局未有就圍封葵涌邨作充分準備,工作人員進出大廈次數應盡可能減少。而膳食安排方面,可由一日三餐改以提供基本糧食。居民檢測應制定時段分流,防止交叉感染。

他觀察到社區陸續出現源頭不明個案,指出病毒傳播率已覆蓋其它地區,呼籲私人企業跟隨政府特別上班安排,實施輪流在家中。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副會長林緯遜出席其它電台節目表示,葵涌邨大廈輪流爆發,社區外又有多宗個案,情況令他相當憂慮。根據研究顯示,三天為Omicron潛伏期中位數,一般確診個案都在三天內發病,但亦有不少超過中位數的發病例子,更甚可長達14天。憂慮提早解封將難以追蹤隱藏的感染者,使病毒擴散再次在社區流動。他坦言現時難以用確診數字作硬指標定奪解封的日子,需視乎個別個案的流行病學調查,儘管不涉及圍封大廈,也要確保邨內大比數居民已接受強制檢查。

連日圍封,有居民擔心「困獸鬥」的防疫措施會導致交叉感染,林表示,實際衍生風險難以估算,但仍存在一定風險。當局安排居民在戶外排隊檢測雖較安全,但居民前往時難以排除近距離空氣傳播,如上落或乘電梯等,具備一定程度風險;亦觀察到居民大多只帶一個口罩。

他認為,超級傳播者衍生的感染或成逸葵樓的爆發原因,預料首星期會出現大部分個案,及後每日確診個案將減少,不會有反彈的情況。倘若出現反彈,即反映尚有傳播鏈在社區流動,情況相當奇怪。@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