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六中全會召開之際,美軍敏感動作不斷。美媒披露,美軍關島測試「鐵穹」防空系統防範中共導彈;美國防部發布卡爾文森號航母南海演訓照片,要大家數數看有多少艦載戰機?美軍多型號偵察機被曝在黃海、東海、南海進行大範圍偵察活動。 

美軍在關島測試「鐵穹」防空系統 防範中共導彈

《華爾街日報》11月9日報道,美軍正在關島測試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防禦系統,以防禦可能來自中共的導彈襲擊;相關訓練會持續至12月,以了解如何掌握使用,並會與其它防空系統進行整合測試。

報道引述美國智庫「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禦項目總監卡拉科(Tom Karako)表示,鐵穹系統只是一項臨時解決方案,並不能有效抵禦速度更快的巡航導彈威脅。

 報道指出,雖然鐵穹系統能夠防禦的導彈種類有限,但部署可以凸顯美軍在亞太地區擁有廣闊的硬件配套以展示軍力。

關島是美國的領地,島上目前擁有居民和駐軍19萬人。島上擁有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基地。關島距離中國1,800英里,是距中國最近的美國領土。

卡拉科說,「如果我們不能防衛關島,島上的空軍基地及其他設施,那就很難向太平洋投送軍力。」

「鐵穹」是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發的防空系統,主要用於攔截5至70公里內的火箭彈。「鐵穹」防空系統由發射、雷達、操控和檢測等裝置組成,可以對來襲火箭彈進行自動探測,並發射導彈在空中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在2021年5月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中,以色列使用「鐵穹」系統攔截源自加沙的哈馬斯火箭彈,以色列軍方報告的攔截率高達85%至90%。

美國國會在2019年下令以3.73億美元採購兩套鐵穹防禦系統。美國陸軍2021年8月曾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導彈靶場對其中一套系統進行首次實彈測試,結果成功擊中8個巡航導彈的模擬標靶。

美國國防部《星條旗報》(Stars and Stripes)之前引述美國陸軍第94防空和反導司令部發言人尼古拉斯∙肖普(Nicholas Chopp)上校的話說,部署在關島的「鐵穹」,「是一整套系統,包括雷達、控制中心和發射裝置」。肖普還透露,來自德州布利斯堡基地的一個防空炮兵營的士兵前往關島操作這套「鐵穹」防空系統。

《星條旗報》引述肖普上校的話說,「鐵穹」系統部署關島主要對幾個指標進行測試,一是測試其可部署性,二是測試其部署後的後勤保障,三是研究如何將其與「薩德」反導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進行整合。

美國防部發布卡爾文森號航母南海演訓照片

11月10日,美國國防部官方推特帳號發推文,配了一張從高空俯拍的卡爾文森號照片,文中寫道:「鳥瞰圖。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艦經過南海。你能數出(甲板上)有多少架飛機嗎?」

這條推文迅速引起網友熱烈轉發和評論,有網友盤點,在卡爾文森號甲板上看到20多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機、6架F-35C,以及若干架E-2D先進鷹眼預警機、CMV-22B旋翼機(V-22魚鷹美國海軍型號)和艦載直升機等。

美軍8月3日公布,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打擊群開始正式部署,並將參加「2021年大規模演習」(Large Scale Exercise 2021,LSE2021)。

美軍聲明表示,此次部署標誌著航母打擊群首次搭載了先進的F-35C隱形戰機和CMV-22B魚鷹直升機。艦載機第二聯隊(CVW2)指揮官洛克(Tommy Locke)說,「卡爾文森號是第一艘混合使用第4代和第5代攻擊機的航母,提供前所未有的殺傷力和生存能力,並確保海軍團隊現在和未來都能在有爭議的戰場上作戰並取得勝利」。

卡爾文森號航母搭載的第二艦載機聯隊共有九個中隊,包括一個F-35C攻擊戰鬥機中隊;三個 F/A-18E/F 超級大黃蜂攻擊機中隊;一個EA-18G 咆哮者電子攻擊中隊;一個E-2D先進鷹眼預警機中隊;一個後勤多任務CMV-22B魚鷹直升機中隊;一個海上作戰MH-60S海鷹直升機中隊;一個海上打擊MH-60R海鷹直升機中隊。

10月25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美日兩國海上部隊在南海開展雙邊行動,進行包括飛行任務、水面和空中部隊間的戰術協調訓練、海上加油以及海上打擊在內的演習,參與演習的兵力包括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加賀號直升機母艦。

11月5日,以智庫名義成立的北京大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SCSPI)平台在微博發帖說,11月3日,美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經巴拉巴克海峽(Balabac Strait)離開南海進入蘇祿海(Sulu Sea)活動,11月4日又經由民都洛海峽再次進入南海,兩天時間內一進一出南海,在關鍵海峽穿梭航行,這樣的戰術動作十分罕見。

帖文還稱,自10月24日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以來,卡爾文森號航母一直在南沙群島周邊機動,疑似在針對南沙演練迂迴包抄戰術。

美軍偵察機在黃海、東海、南海進行大範圍偵察活動

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南海演訓的同時,美軍偵察機在黃海、東海、南海進行大範圍偵察活動。

以智庫名義成立的北京大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SCSPI)平台統計,僅2021年10月,美軍就累計出動了54架次偵察機在南海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出於對西北太平洋海域熱帶氣旋(颱風)的顧慮,此數據較以往甚至已有所減少。

與軍機偵察活動有關的消息,較少見諸於公開的信息傳播渠道。出於軍事保密的目的,一般國家很少會將出動軍機的機型、航線和頻次對外公布。

陸媒澎湃新聞分析稱,外界要識別軍機的偵察活動,通常只能根據軍事愛好者在機場附近的跟蹤拍攝,或飛機ADS-B(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系統發出的信號等信息綜合研判,結果相對準確。

ADS-B系統由多地面站和機載站構成,以網狀、多點對多點方式完成數據雙向通信。通俗地講,這種系統能夠自動地從相關機載設備獲取參數,將飛機的位置、高度、速度、航向、識別號等信息報告給地面和周邊的飛行器,供管制員對飛機狀態進行監控,並提醒其它飛行器小心避讓,以免發生空中撞機事故。

一些智庫、航空或軍事愛好者因此能夠根據ADS-B信號,結合軍隊的部署、飛機航線以及過往的跟蹤記錄,判斷出軍隊派出了甚麼型號的飛機及其相關路線。

長期關注軍事航空領域動態信息的多個推特(Twitter)帳號發布的信息圖顯示,11月2日,美國空軍、海軍和法國海軍向中國南海、東海、黃海方向出動了多架偵察機,包括RC-135W、WC-135W、EP-3E、MQ-4C、E-8C、Falcon 20G等機型。

外界關注,美軍出動了多種型號的機型,尤其是較為罕見的WC-135W核偵察機。

WC-135C核偵察機配備了先進的核物質探測設備,能夠收集大氣中的放射性微粒,用於識別和鑒定它國進行核武器試驗的證據,也可以用於跟蹤核洩漏,因此也被稱為核試驗偵察機。近年來,這一機型被多次派往北韓、中東地區,監視北韓和伊朗的核活動。

其它型號的偵察機也各有用途。出現在南海和東海海域的EP-3E是在P-3C反潛巡邏機平台基礎上改裝而來的電子偵察機。

E-8C是一種集機載地面監視、戰鬥管理、指揮及控制功能於一身的飛機,可以跟蹤地面車輛及部份飛機,截取地方站區內的詳細情況,向地面和空中的指揮人員傳遞高清戰術圖像。

在實操中,美軍經常將不同機型的軍機搭配使用,以豐富情報庫。例如ADS-B信號數據顯示,在10月31日,美軍出動了1架WC-135W核偵察機、1架E-8C偵察機、2架P-85A反潛巡邏機和1架EP-3E電子偵察機在南海活動。@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