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祖拜登將目前的通貨膨脹問題歸咎於供應鏈因素。他向美國民眾保證,由於供應問題將很快解除,通貨膨脹壓力也將隨之解除。令人遺憾的是,拜登總統在這兩點上都弄錯了。通貨膨脹反映的不僅僅是供應鏈問題;即使只是供應問題,通脹壓力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久。

就全國範圍而言,目前的供應鏈困境有多方面的成因,但究其根源,則在於全球新冠疫情逐漸消退後的購買高潮。廣大消費者在封鎖和隔離期間花費不多,再加上手裏還拿著政府慷慨派發的支票,出行限制措施一旦放寬後,他們便加大了購買力度。在過去的12個月裏,全國總體消費支出增長了11.6%,這個增長速度僅次於2020年夏天新冠疫情限制措施首次解禁後的購買熱潮。

商品需求激增已經從零售商滲透至生產商,這些生產商在封鎖期間停止或縮減了生產活動,而在解封後不得不爭先恐後地追趕和加速生產。因此,產品拖延、貨物短缺和商品價格上漲等是必然結果。

另一方面,勞工的短缺加劇了供應鏈緊張的壓力。

許多人恐懼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從而選擇遠離工作場所,而政府實施的多項政策則鼓勵相當多的勞動力選擇留在家中。尤其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慷慨的政府失業救濟金使一些人逃避工作更有利可圖;特別是有照顧孩子責任的工人,他們不僅獲得了數量不菲的救濟金,而且還節省了照顧孩子的費用。截至今年9月,這些影響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工作參與率僅為適於就業人口的61.6%,低於大流行前的63.5%。百分比的變化看起來很小,但它構成了550萬適於就業人數的下降。

政府發放的額外失業金在今年9月已經到期,但其它慷慨的政府福利仍然存在,足以令大批本來應該回到就業崗位上的勞動力選擇繼續留在家裏。

最近,強制注射疫苗的規定對勞工的回崗就業產生了額外的不利影響。不少工人為了不被強制注射疫苗,已經選擇辭職。還有一些員工被公司解僱或被安排休假。由於缺乏全面的數據,我們很難確切地知道這些強制性規定會在多大程度上進一步限制勞動力的正常發展。

僅以華盛頓州為例,該州約有2000名政府工作人員由於不願遵守強制注射疫苗的規定而離職,不難發現,全國各地各行業將有至少一百萬的勞動力因此項強制規定而被迫離開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全美各地越來越多的罷工活動,令勞動力緊缺的形勢雪上加霜。

位於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勞工行動追蹤系統(Labor Action Trackers)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迄今為止,全美發生了近200次罷工,為過去數年來最多。這個現象並不令人驚訝:勞工短缺現象為工會組織為工會成員爭取權利提供了籌碼,而通貨膨脹困境為工人提供了充份的動力來尋求更高的工資。誠然,參與罷工的工人們表面上仍然待在工作崗位上,但他們並沒有認真投入到工作中。

到目前為止,造成勞動力供應不足的影響因素很多;相對而言,罷工造成的影響較小。然而,拋開罷工的公正性不談,罷工本身對勞動力短缺現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卻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2021年10月25日,紐約市,抗議人群遊行穿過布魯克林大橋,抗議針對市政工人的新冠病毒疫苗強制注射規定。(David Dee Delgado/Getty Images)
2021年10月25日,紐約市,抗議人群遊行穿過布魯克林大橋,抗議針對市政工人的新冠病毒疫苗強制注射規定。(David Dee Delgado/Getty Images)

另一方面,今年春夏時節新冠病毒感染率的上升也給全美供應鏈增加了負擔。德爾塔變種(Delta variant)的爆發使得美國和歐洲的正常生產過程略微放緩,但它卻在亞洲產生了強大的影響。

中共在境內實施嚴格的「零容忍」政策,在出現新的病毒感染跡象時即迅速關閉了工廠和運輸渠道。亞洲其它地區的政府也不得不關閉工廠,尤其涉及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重要出口經濟體。

這種生產過程的中斷嚴重切斷了流向我們國家的產品供應,其中大部份是日用消費品,但也包括國內生產廠商所需的零部件。這種產品和零部件斷供嚴重影響了面向汽車製造商的電腦晶片供應,玩具和節日禮品的供貨亦深受其害。

在這一系列的麻煩之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或許是波及全球的能源短缺困境了。

在理想的情況下,經歷全球性新冠病毒大流行後的需求激增本就使生產壓力空前高漲,然而政府各項政策行動令整體形勢雪上加霜。拜登總統已經下令關閉了連接美國和加拿大的拱心石四期(Keystone XL)石油管道系統,並阻止了石油開採方面的壓裂革命。無論這些行動具有哪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這些行為本身已經導致北美的化石燃料產量下降了14%。

此外,這種石油生產重要方式的缺位令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俄羅斯重新獲得了近乎壟斷的石油行業權力,而這兩個國家或組織均從維護自身利益角度出發,極力限制自身的石油開採量,從而令石油價格始終保持在高位。

綠色倡議亦在能源短缺方面推波助瀾。這些措施包括關閉煤礦、限制石油和天然氣供應等。現在,隨著能源需求的激增,重新啟動早已關閉的能源開採業務已經變得困難重重,甚至寸步難行。

種種事實表明,增加生產風能、太陽能和水力等替代性能源,以填補能源供應缺口,已經越來越不切實際。中共在電力生產方面經歷了特別嚴重的產量下降。這個問題似乎離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很遙遠,但中共治下大量工廠的關閉已經嚴重影響了美國眾多所需產品的進口。

無論拜登總統如何澄清,供應鏈和能源短缺等問題都不可能迅速消散。

相反,今年冬天氣溫下降將顯著增加能源需求,加劇產品短缺,這些問題可能會滲透至所有的相關行業。即使拜登政府亡羊補牢,扭轉了面對石油開採壓裂革命和拱心石四期石油管道系統的頑固立場,相關的能源也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到達消費者手裏。現實結果很可能就是,美國交通部長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關於2022年中期之前供應鏈問題不會緩解的預測仍然是過於樂觀了。

原文:Supply Chain Problems and Prospects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

米爾頓‧埃茲拉蒂(Milton Ezrati)是《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的榮譽學者,也是紐約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Lord Abbett & Co.)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師。他還經常為《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文,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網誌。他的最新著作是《三十個明天: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負片世界見真實色彩
一起走過20年 共度艱難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