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昨日(2日)公布九月份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為280億元。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今日在港台表示,9月份應仍受消費券影響,但數字低於今年1月的325億元,直言「消費券威力不是想像中那麼大」。

統計處在昨日公布9月份零售業銷貨額臨時統計數字為280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7.3%。李兆波指,政府8月份開始派發消費券,相信9月份仍受消費券影響。不過8月的零售業銷貨額為286億元,較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314億元及325億元低,零售業的表現不佳,直言「消費券威力不是想像中那麼大」。

他亦認為,9月份的銷貨額升幅是因為去年的基數低,至於珠寶首飾、眼鏡等類別有超過10%升幅,他則相信是與消費券有關。

國安法落實後案例少 外資憂捲入政治漩渦

另外,統計處在上月底公布的「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顯示,美資及日資公司駐港總部數目呈下跌趨勢,其中駐港美資公司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一成,創18年來的低位。李兆波指,香港近年有不少動盪,加上《港區國安法》的實施及中美對峙,會對這些企業有影響,而且香港的營商成本高,「如果你營商成本高,又沒有一個很獨特的優勢、好多的好處,這些企業會審慎做(投資)決定」。

李兆波又指,國安法落實後沒有太多案例,企業投資大筆資金的時候一定要減低這方面的風險,外資對新法例亦會有隱憂,擔心會否捲入一些政治漩渦,「突然之間政治有些轉變我們是預計不到的」,這些企業亦不希望見到不穩定性,或會選擇以其它亞洲地區替代,如新加坡、台灣、東京等。

最怕將政治滲入商業系統

統計處亦進行了一項調查,顯示今年認為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性」是有利因素的公司只有32%,低於2019年的46%及2018年的51%。李兆波指,外資無論是在香港營商或是融資上市,都涉及大量金錢,「如果你的司法系統不穩定、不獨立、不處於高水平,他們會擔心投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倫敦、紐約等金融中心的司法機構都是相當優秀且透明的。

他續指,香港的司法機構雖然優秀,不過新的法例確實帶來了不確定性,就是所謂的政治風險,例如現時有很多議員被捕,但能否在一些程序上做好把關,讓人看到透明度高,「最怕將一些政治的事情滲入商業系統裏面,其實都幾危險」。

GDP升幅低於預期 形容穩固得來有樽頸

政府在本月1日亦公布了最新的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升5.4%,低於市場預期,亦低於上一季的7.6升幅。李兆波認為,去年下半年的疫情有所緩和,經濟活動有所恢復,比較的基數較大。不過服務輸入及服務輸出方面的數字仍較差,他指這兩個數字與人有關,代表人流出現問題,無論是來自國際或是大陸的人流,認為這方面會拖慢經濟增長。

對於政府發言人稱,「隨著環球經濟活動持續恢復和本地疫情穩定,香港的經濟復甦在第三季更形穩固」,李兆波表示不太同意這個說法,他認為這是經濟升幅能達到預期,主要的原因都是基數低,形容是「穩固得來有個樽頸」,如果人流方面有阻滯,經濟去到某個點就會停滯不前。@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