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地產研究平台貝殼研究院日前表示,今年房企到期債務規模達12,822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為2019~2023年之間的償債高峰。

房企債務達到高峰,但融資額卻在下降。《中國消費者報》9月10日報道,據貝殼研究院統計,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行業債券融資規模累計增速持續下滑。1~7月,房企境內外債券融資金額累計約6428億元,較2020年同期下降13%,累計增速達2018年以來最低點。

導致融資下滑的最大原因是中共當局去年8月份給房企劃出了三道紅線,以此限制房企的融資額度,如果房企三道紅線都踩,則不允許房企增加有息債務,這樣一來房企借新還舊的老路就走不通了。

借不到錢,中共當局又不允許房企降價銷售,房企資金鏈斷裂,債券違約現象與過去兩年相比明顯增加。報道顯示,僅6個月,已違約的房企就有12家。

8月11日,「陽光100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未能在到期日支付一筆金額為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而該違約事件將觸發公司2022年到期的金額為2.196億美元的優先綠色票據的交叉違約條款。

此前,藍光發展發生系列債券違約,截至8月2日,該企業已有12隻債券違約,合計違約金額102.62億元,累計未能到期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達159.97億元。

7月25日,實地集團出現商票逾期拒付事件,部份供應商和持票人聚集在廣州該公司集團總部進行現場維權。

近期,協信遠創多次發布債券違約的相關公告,截至7月14日,其實質違約的債券餘額約25.33億元。

據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今年企業信用債違約規模已達985.73億元,其中,房地產行業違約規模為191.92億元,居於首位。

《時代周報》9月7日的消息顯示,廣發固收團隊以「首次違約時存量債券餘額/期初未違約債券餘額」計算地產行業分季度的違約率情況。結果顯示,2020年7月以來,不論是從違約主體企業數量還是違約債券金額都遠超歷史同期水平。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對此表示,三道紅線加劇了房企分化,這一變化對中型房企來說意味著艱難的調整。陷入困境的房企通過出售項目或尋求股權合作等方式來穩定資金鏈、盤活現金流、降負債,不斷謀求出路。

6月份,「華夏幸福」將深圳城市更新公司賣給了深圳鵬瑞地產,7月27日出讓南京江寧項目給萬科,7月28日又將北京豐台項目的股權進行轉讓;6月底,遠洋資本200億元併購紅星地產;藍光發展為了應對債務違約問題,今年已經陸續出售了三十多個項目。

已經有數百家房企不堪重負宣布破產。《時代周報》9月7日消息,截至9月5日,大陸共有274家房企發布破產文書,平均每天就約有一家房企破產。

《時代周報》認為破產房企雖主要以小微房企為主,但也不乏部份知名房企。房地產行業正進行新一輪洗牌重塑。#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