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版-焦點速遞】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電子製造服務商捷普(Jabil)集團的一項調查發現,78%的產品供應鏈因COVID-19大流行而中斷。

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電子製造服務商捷普(Jabil)集團的一項調查發現,78%的產品供應鏈因COVID-19大流行而中斷。 疫情爆發18個月以來,由於持續的封鎖、集裝箱短缺、冬季天氣、颶風、野火、洪水、工廠火災、蘇伊士運河被堵以及諸多其它原因,供應鏈持續中斷。 這些供應中斷造成了全球半導體短缺,以及用於製造塑料的聚乙烯、聚丙烯和單乙二醇(monoethylene glycol)的短缺。塑料幾乎包含在我們使用的每一種產品中,塑料的缺乏導致了無數行業的工廠停工、價格上漲和生產延誤。 從個人防護裝備、食品包裝、家電、家具、智能手機、汽車零部件到運動器材,各種產品的生產都受到了短缺的影響。用於製造AirPods和電動汽車發動機所用磁鐵的釹在中國提煉,由於中國關閉了許多這樣的提煉廠,導致全球釹短缺。電動汽車發動機的短缺會對其它國家的電動汽車工廠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失業、短缺和價格上漲。 疫情已經促使世界各地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的供應鏈。現在,他們親身經歷了供應鏈中斷,他們希望通過構建可靠的供應鏈,以避免在未來發生這種情況。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不再依賴中共。在接受《國家法律評論》(National Law Review)調查的150家製造商中,43%的企業已經將其製造業轉移出中國。 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日本、台灣和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從事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業。這些國家在改善人力資本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最終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從事技術密集型製造業,並顯著提高了國民的生活水平。雖然中國一直在努力提升價值鏈,但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出口份額從2000年的13.9%,增加到2018年的26.9%。為了保持競爭力,中共一直人為地壓低製造業的工資,但現在中國的工資水平,仍是越南、泰國或印度尼西亞製造業工資的數倍。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但從中國運出的許多貨物實際上是由其它國家的企業製造的。美中貿易戰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徵收同樣的關稅,而不管制造這些產品的中國工廠的老闆來自哪個國家。高關稅、對新疆產品的經濟制裁、勞動力成本上升、員工流失率高、COVID-19封鎖,以及對過度依賴中共的擔憂,促使外國製造商紛紛離開中國。 美國商會的一項調查發現,29%的美國企業表示,他們正在將製造業部分或全部移出中國。其它研究發現,來自台灣、韓國和日本的製造企業也在離開,數量甚至更多。據《金融時報》報導,數十萬家台灣企業正在計劃離開中國。 出於對中國過於依賴的安全考慮,日本政府提供財政獎勵,吸引日本企業離開中國。因此,敏感行業,如製藥和半導體,被大力鼓勵遷往日本或東南亞國家。 由於被報使用奴工,美國已經對從新疆進口的產品進行制裁。因此,美國買家正在尋找其它進口市場。台灣電子製造商台達(Delta)公司裁員90%,稱中國不再是製造業的好地方。 @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