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陶宛宣布召回駐華大使。立陶宛不懼中共威嚇,堅持主張與台灣發展關係,並得到美國和歐盟的支持。學者分析,立陶宛的歷史上就反共,目前歐洲國家及歐盟在覺醒,而立陶宛和台灣各有戰略價值和地位。

立陶宛反共行動 得到美國及歐盟支持

立陶宛外交部9月3日表示,依照中共8月10日的聲明,駐華大使米凱維切涅(Diana Mickeviciene)已被從北京召回。立陶宛外交部也表示,儘管召回了駐華大使,但是其駐北京大使館仍然在正常工作。

7月初,立陶宛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宣布將在南韓、新加坡及台灣設立代表處,為立陶宛擴大外銷市場、強化經貿關係。

台外交部長吳釗燮隨後也宣布,雙方經過協商後同意,台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這也是台灣在歐洲國家設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非像其它國家一樣僅以「台北」名義開設辦事處。

中共將此舉視作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挑戰,惱羞成怒。8月10日,中共高調宣布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撤回駐華大使。

8月21日,立陶宛外長曾與美國國務卿通話,就「雙邊協調行動」達成了共識,以幫助立陶宛抵禦來自中共的壓力。

中央社報道,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表示,目前歐美對立陶宛的支持強度可謂「30年來僅見」。

學者:立陶宛歷史上反共 歐洲也在覺醒

立陶宛位於波羅的海,目前人口不到300萬。立陶宛位於波羅的海東岸,與愛沙尼亞(Estonia)、拉脫維亞(Latvia)一起被稱為波羅的海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伴隨蘇聯軍隊的入侵,德國戰敗淪陷。作為波羅的海領域的三國之一,立陶宛也逃不過加入蘇聯共和國,成為其中的成員國之一。

1990年初,立陶宛出台了《立陶宛國家重建法案》,決定要脫離蘇聯的統治,並率先宣布獨立。最終導致蘇聯在1991年12月解體。

立陶宛再次獨立後與西方國家改善關係,並在2004年加入北約和歐盟。

立陶宛堅守自由民主價值,與中共針鋒相對,被外界視為以小博大,多項作為跑在歐盟前線,牽動歐洲對中政策。那麼台灣學者如何分析?

台灣國立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副教授盧政鋒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立陶宛在歷史上就持反共立場。「因為他有歷史的經驗。立陶宛以自身的遭遇證實,中共集權體制確實是對自由民主價值體系的威脅。」

他認為,歐盟和美國意識到,至少在安全議題、政治折衝等方面,立陶宛對北京強勢作為的抵抗符合歐美利益,因此願意協助立陶宛。

盧政鋒說,立陶宛對於美國從特朗普政府開始把台灣納入和美國理念相近國家的陣營的做法越來越清楚。立陶宛本身也感受到美國的支持力度。

立陶宛計劃與台灣互設代表處,中共反制進行報復,引起歐美國會14位外交委員會主席發聲明表達對立陶宛的支持,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更不顧中共反對,9月1日,以絕對多數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並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正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

歐洲議員認為這份報告發出強烈訊息。負責協調這項報告的瑞典籍的歐洲議員魏莫斯(Charlie Weimers)表示,這份歐洲議會史上首份的歐台關係報告發出一個強烈訊息,也就是歐盟必須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並尋求與台灣全面加強夥伴關係。

有分析人士認為,歐盟國家突破外交「紅線」,推測未來將有更多歐盟成員國傚法立陶宛模式,提升與台灣關係。

盧政鋒表示,這個事件的意義就在於歐盟已經開始在反思,中共過去對他們的做法——運用他們經濟市場,要求這些要跟它經商的歐洲國家必需屈服於中共,與歐盟的民主法治、人權價值的理念相左。

盧政鋒認為,小國對大國不會隨他起舞,至少是不會出面來抵抗他。但是中國(中共)越過了歐盟的立陶宛能容忍的底線。中共也常常給其它國家畫紅線,要求美國、歐盟等國家不可以踩它的紅線,這些國家長期以來都配合。不過這些國家的底線,中共卻一直在踩、一直在踰越。

盧政鋒說,「我覺得歐盟國家,這幾年確實在各方面都在覺醒。歐盟和歐洲的議員,還有歐洲的一些國家,他們過去這一兩年針對中共迫害香港民眾等,都希望歐盟27個國家一致譴責中共的作為。」

外界也有評論文章指出,立陶宛是歐洲反共先鋒。

2019年,立陶宛發表的國家威脅評估報告就特別提到中共間諜的潛在國安威脅,相關指控在過去兩年仍持續不斷。

立陶宛今年以來也採取多項行動,引發北京當局不滿,2月,立陶宛直指俄羅斯與中國(中共)是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今年5月,立陶宛表示已退出中共與中歐及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認為這個包含部份歐盟成員國的機制「製造分化」,構成中共分裂歐盟的因素。

立陶宛國會還通過一項決議,譴責中共在新疆犯下「違反人道罪」和「種族滅絕罪」,同時要求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檢討歐中關係。

立陶宛的一系列行動遭到中共以政治、經貿等手段強力施壓和威嚇,但立陶宛堅守發展對台關係等主權決定,美國及歐洲聯盟(EU)陸續以致函、致電、發布共同聲明等方式表示支持。

學者:立陶宛警惕俄羅斯

熟悉國際戰略事務的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學程兼助理教授林穎佑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立陶宛堅持與台灣發展關係的決心源自於美國給他支持。這可能也跟俄羅斯有關。

立陶宛現在跟俄羅斯的關係並不融洽,俄羅斯對於他的軍事威脅是存在的。立陶宛必須要跟美國接觸。或者希望加入北約,或者希望北約能夠成為他的後盾。跟美國接觸的話,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形成互動的關係。

林穎佑認為,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半島),和持久的烏克蘭危機,都讓立陶宛這樣的小國提高了對俄羅斯的警惕。「我想這是最關鍵的一個事。」

立陶宛和台灣各有戰略價值和地位

對於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9月1日通過首個「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

林穎佑表示,這可以看作是一個風向,也是利益的組合。「我覺得現在整個歐洲會有這樣的變化,跟俄羅斯對於歐洲的壓力有關,也讓這些歐洲國家必須要和美國更親近。另外還有疫情的問題,也讓現在的歐洲國家對中共的態度有所轉變。

盧政鋒也表示,中共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成功對疫情進行防控,還可以提供口罩、疫苗給歐洲國家,讓歐洲的這些國家受益。

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的上述報告草案,將提交至10月的歐洲議會全會表決,若表決通過,將意味歐盟與台灣關係將展開新篇章,同時代表中歐關係遭受挫折。

林穎佑認為,到10月歐洲議會全會表決的這段時間,中共也會有所反應,這也是最大的一個變數。

林穎佑表示,台灣的半導體、晶片領域在全世界具有影響力。歐洲還需仰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這就大大提高了台灣的戰略價值和地位。

而立陶宛在歐盟或歐洲有一定的戰略位置。所以不能單純去看國力,而是看他能不能、會不會在一些產業上,或者是在一些議題上掌握一些話語權,或者具有一個關鍵的地位。這些地位可能會影響到全世界。#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