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生錦囊取書,獻與蘇護。護接書開拆。書曰:「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蘇公麾下:昌聞:『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今天子欲選豔妃,凡公卿士庶之家,豈得隱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天子欲選入宮,自是美事。足下竟與天子相抗,是足下忤君。且題詩午門,意欲何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僅知小節,為愛一女,而失君臣大義。昌素聞公忠義,不忍坐視,特進一言,可轉禍為福,幸垂聽焉。且足下若進女王廷,實有三利:女受宮闈之寵,父享椒房之貴,官居國戚,食祿千鍾,一利也;冀州永鎮,滿宅無驚,二利也;百姓無塗炭之苦,三軍無殺戮之慘,三利也。公若執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無存,一害也。骨肉有族滅之禍,二害也;軍民遭兵燹之災,三害也。大丈夫當捨小節而全大義,豈得效區區無知之輩以自取滅亡哉。昌與足下同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瀆,幸賢侯留意也。草草奉聞,立候裁決。謹啟。」

所以跟他講了三個利、三個害。一個是有關你自己,第二個是你的封地,第三個是眼前——不打仗。

如果你不幹,那眼下有三害:冀州失守,宗社無存,蘇家就絕了門,一害;骨肉有族滅之禍,二害;軍民遭兵燹之災,三害。

所以周文王跟他講述了利害的關係和禮儀。上、中、下跟他說明白了。

蘇護看畢,半晌不言,只是點頭。宜生見護不言,乃曰:「君侯不必猶豫。如允,以一書而罷兵戈;如不從,卑職回覆主公,再調人馬。無非上從天命,中和諸侯,下免三軍之苦。此乃主公一段好意,君侯何故緘口無語。乞速降號令,以便施行。」蘇護聞言,對崇黑虎曰:「賢弟,你來看一看,姬伯之書,實是有理,果是真心為國為民,乃仁義君子也。敢不如命!」

正的,都講上、中、下,其實就是講天、地、人。都在不同的環境中去應對著天、地、人。每個人有三魂七魄,天地間就這麼定了。人生活的環境就是這樣的環境。我以為這是「三界」的概念。

於是命酒管待散宜生於館舍。次日修書贈金帛,令先回西岐:「我隨後便進女朝商贖罪。」宜生拜辭而去。真是一封書抵十萬之師,有詩為證,詩曰:

舌辨懸河匯百川,

方知君義與臣賢。

數行書轉蘇侯意,

何用三軍枕戟眠?

從治國的概念來講,動武、恐嚇是最低俗的,用武力恐嚇是最垃圾的東西,自古到今從來如此,因為動武、恐嚇在整個生命的概念都在人的層面,都在肉的層面,不存在任何生命境界。

所以從人生命的概念來看,永遠把禮、義放在前。然而今天的中國社會都以「得手」、「佔了便宜」放在前,所以一出手就是下賤的,那不只是低俗,那是下賤,因為它扼殺了你本身的生命,你一出手,明白人一看,豬、狗不如!為甚麼?因為他只貪利、趁人不備,人家沒招惹你卻趁人不備把人幹了。

這就是一個生命的歸屬問題,這是一個解讀生命境界的概念。你再厲害,你上不了天,也下不了地,但惡鬼、妖怪一定在你身旁。

蘇護送散宜生回西岐,與崇黑虎商議:「姬伯之言甚善,可速整行裝,以便朝商,毋致遲遲,又生他議。」二人欣喜。不知其女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