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昨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中大團隊全球首次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並發現有5種較罕見的細菌,可用作識別兒童自閉症,透過糞便細菌檢測,靈敏度可達八成。

本港有超過7萬名自閉症患者,近年更有上升趨勢。兒童自閉症患者在社交溝通、語言及行為3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障礙。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陳鳳英表示,自閉症是一種腦部發展障礙,愈早介入可達到愈好的治療效果。現時自閉症的診斷是透過定時評估幼兒發展範疇, 並為社交語言發展異常的小孩進行臨床評估作確診。但由於每個自閉症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均有差異,由發現表徵到轉介以致確診以及接受治療過程需時而且漫長,現時並未有客觀生理指標作篩查, 能否及早診症變得侷限於徵狀的明顯程度。

自閉童糞便樣本梭菌較多細菌毒素損害中樞神經

為進一步了解腸道微生態如何與自閉症患者的神經系統運作相關,探索可有助診斷或治療自閉症的方案。中大研究團隊收集了128名3歲至6歲兒童的糞便樣本,其中一半人是自閉症患者。團隊通過對比細菌種類、數量和相關功能,發現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與一般兒童有明顯差異,其中自閉症兒童腸道內的5種細菌在一般兒童腸道內較為少見。在自閉症兒童的糞便樣本中梭菌顯著較多,研究團隊指這種細菌產生的毒素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團隊又發現,與神經遞質活動有關的細菌在自閉症兒童的腸道中大幅減少。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反映自閉症患者早期已出現腸道微生態發展有異的情況。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指,孩童時期的腸道微生態發育是成長和健康的關鍵,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育異常,落後於同齡兒童,有關情況可能在自閉症的發病機制中擔當重要角色,值得進一步探討。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指,今次研究的意義重大,有助彌補醫學界在診斷自閉症客觀篩查方法上的不足。「利用糞便細菌檢測作為預測自閉症的非侵入性檢查工具,存在很大探索空間。未來醫學界亦可探討透過重整腸道微生態和增加神經遞質的細菌,作為自閉症的治療方案,儘早為有需要的兒童提供介入治療。」

研究結果已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