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科學家一直不知道大腦究竟是怎樣分辨熟人和陌生人。7月1日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宣佈,找到大腦中一類新的神經元,兼具視覺感應和記憶判斷的功能,很接近科學家以前猜測存在的所謂「祖母神經元」細胞。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提出一種「祖母神經元」(grandmother neuron)的概念,認為大腦中應該存在這樣一種神經元,兼具視覺感應和記憶的功能,能夠分辨熟人和生人。

科學家還猜測,這種神經元應該是一對一的認知關係,也就是說一個神經元記住祖母的容貌,另一個神經元記住母親的容貌,等等。

自那時起,科學家陸續發現了大量專門處理面部信息的神經元,也發現了大量具有面部記憶功能的神經元,可是從來沒發現能夠把視覺信息與記憶連繫起來的神經元,也就是所謂的祖母神經元。

這份研究的負責人美國洛克菲勒大學(Rockefeller University)神經學教授弗賴瓦爾德(Winrich Freiwald)說:「在我的神經學研究生涯中,如果你想嘲笑別人的說法不可信,就會說『這就像又一個祖母神經元』一樣,它已經成了指代表不存在的事物的假說。」

「現在,我們在大腦的一個以前很少研究過的、隱蔽的區域裏,發現了最接近『祖母神經元』概念的一類神經元:這些細胞能夠把面容和記憶連繫起來。」弗賴瓦爾德說。

他們用兩隻猴子做實驗,用電腦屏幕向牠們展示一些人的相片,有的是牠們熟悉的人,有的是牠們不熟悉的人、同時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觀察大腦顳極(temporal pole)區活動的情況。

結果顯示,當猴子見到熟人的時候,大腦顳極區神經元的活躍度是見到生人照片時候的三倍。而且這些神經元判斷生人還是熟人的速度很快,見到相片後立即做出反應。

有趣的是,即使是在電腦屏幕上已經見過好幾次的面容,猴子再看到他們照片的反應,仍然比看到牠們在現實世界見過的熟人弱得多。

合作研究者華盛頓大學的神經學家蘭迪(Sofia Landi)說:「這可能說明了當面見過一個人的重要程度。當今社會一切都趨向虛擬化,這份研究展示了重要的一點:在屏幕上見過一個人對神經元產生的刺激遠不及當面見過一個人強烈。」◇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