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20日爆發洪水,大水倒灌地鐵系統,洪水退去之後,月台上,車廂內屍體遍地。但中共官媒報道相關消息避重就輕,遲報、緩報,並採取「喪事喜辦」的態度。有地鐵從業者則揭露了地鐵死傷慘重的真相,並斥責決策者都是殺人犯。 

河南多地遭遇連日強降雨,各地災情慘重。7月20日,鄭州中牟常莊水庫全力洩洪,導致鄭州全城一片汪洋,由於官方未關閉地鐵,地鐵5號線和2號線,大批民眾被困在車廂內、隧道和車站。

受災民眾的求援帖大量湧現。網民上傳的大量影片顯示,地鐵站和車廂上屍體遍地。馬路上的水面上也漂浮了很多屍體和車輛、雜物。

河南的災情受到各國媒體關注。然而,在鄭州眾多民眾受困之時,河南衛視還在播放抗日劇和紅歌。鄭州官方微博則聲稱,「大雨過後,城市會更乾淨」。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1日頭版頭條沒有任何與河南災情有關的消息。而中共央視發佈一篇新聞稿,記錄9位河南暴雨親歷者的經歷,只是在渲染官兵如何救援的消息。

民眾斥政府視百姓生命如草芥

河南民眾王英怒斥政府視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她告訴大紀元記者說,河南各地災難慘重是水庫偷偷洩洪所致,「只要政府洩洪的時候不悄悄的洩,通知人家,然後再洩洪就沒事兒,知道吧?」

王英說:「鄭州的地鐵站都淹了,5號線和2號線救出來的人,在月台上躺了一大片,裏邊還有很多人沒救出,還有一節車廂,打開了以後,所有人全部窒息了,因為沒有空氣嘛,水滿了沒有空氣,人都死了。」

「救出來的人在站台上躺了好多,那沒救出來,剩下的救不出來,那就更多了。肯定死不少人,但是不會報的。」王英再次強調:「這是因為政府悄悄洩洪了,20日上午10時多開始洩洪,它不告訴你,到半夜才通知你,但是晚了。」

鄭州防災服務台「鄭州發佈」 7月21日凌晨1時稱,由於鄭州遭遇史上持續最大強降水,且上游水量大,常莊水庫防汛形勢極其嚴峻。20日上午10時30分開始向下游洩洪,截至21時34分,常莊水庫實時水位130.54米,超汛限水位3.05米。

對此,眾多網民也都質疑當局為何上午洩洪,深夜發通報,但官方至今沒有回應。

鄭州地鐵死傷慘重真相

一名自稱鄭州地鐵從業者的網民也發文揭露,鄭州地鐵死傷慘重的真相。(網絡截圖)
一名自稱鄭州地鐵從業者的網民也發文揭露,鄭州地鐵死傷慘重的真相。(網絡截圖)

這位名「只是曾經」地鐵從業者說:「我也不怕別人查我水錶,作為地鐵從業者,我就敢這樣說。運營口領導,不敢拍板做決斷,為了保全烏紗帽不給自己添麻煩,在已經接到紅色預警的情況下,堅持運營,造成最後不可挽回的局面。」

他說:「現場決策領導,不了解現場情況,處理不及時。從水開始倒灌進軌行區,到沒過軌底,到沒過軌面,到不能行車,到觸網必須斷電,到水沒過疏散平台,到求生無望。整個過程中間有時間,有很多次機會。但決策者沒有把握,猶猶豫豫。」

「只是曾經」痛斥決策者都是殺人犯,「當值調度沒有把車扣住不放進區間。當班司機也沒有第一時間開門疏散乘客到平台組織大家逃生。大家都規規矩矩不越雷池不犯錯,一片祥和,都是殺人犯!」

他認為,整個事情匪夷所思,為什麼地鐵會在區間裏?為什麼水都到頭了車門還沒開?人禍一定是主要因素。視人民的生命如無物,市裏不給下命令就堅持運營不背鍋。現在好了,帶著愧疚活一輩子吧。

地鐵5號線仍有失聯的乘客

中共官媒稱,截至21日凌晨,暴雨已造成鄭州市區25人死亡,約10萬人被緊急轉移避難。儘管鄭州當局宣稱,地鐵站受因人員全部被救出,但是有家屬說地鐵5號線還有失聯的乘客。

據財新網消息,7月21日下午,鄭州市民沙濤的妻子說,其丈夫從20日下班後乘坐地鐵5號線,當晚6時後失聯,至今下落不明。兩人最後一次通話是晚間6時多,當時丈夫說,感覺不太對勁,車裏進水,而自己手機電量不多。

中共央視22日稱,剛從河南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此輪強降雨造成河南全省103個縣(市、區)877個鄉鎮300.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3人,失蹤8人。

由於中共習慣於隱瞞真相而且嚴禁人們談論洪災以及洪災涉及人禍等因素。河南真實的災情,和洪災造成的實際傷亡人數成謎。

河南位於中原腹地以及黃河水患區,歷史上一直是水患不斷。1975年8月,河南的板橋水庫等62座水庫潰壩,至少淹死24萬人。中共當時全面封鎖消息,直到1989年死亡數據才間接披露出來。@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