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智庫蘭德公司於近期發佈一份名為《俄羅斯和中國的國防採購》(Defense Acquisition in Russia and China)報告,基於蘭德阿羅約中心最近對俄羅斯和中國兩國國防研究、開發、採辦(RDA)流程現狀與實踐,對比美國自身相關領域,謹慎評估了三國擅長領域及每個國家面臨的挑戰。該報告通過評估俄羅斯和中國國防收購的現狀和未來前景,向美國陸軍提供短期報告分析,幫助他們達到快速獲得解決問題的結果。該報告同時指出,所述觀點並不代表國防部或美國政府官方立場。

就中國國防裝備研究、開發、採辦部份,該報告的敘述,揭示了由於中共體制而導致的國防裝備發展三大短板。

短板一:除了偷還是偷的軍工研發

報告指出,中共國防在過去40年最重要的變化是國防開支顯增,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摘自中國官方報告,中共軍費開支在過去25年中以不變美元計算增長了十倍,2018年達到2500億美元,幾乎是歷史最高水平。

2021年,中共的軍費支出為13553.43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6.8%,僅次於美國。

報告說,中共為了縮小與世界軍事強國的科技差距,2015年來大力提倡軍民融合戰略,典型的手法就是每年派大量中國學生去美日英等國留學,專門學習高科技、網絡通信、生物科技及國防軍工技術專業,同時用提高待遇吸引他們回國,扮演科技間諜角色。從2013年到2016年,約80%的年輕人被中共鼓動回國。但這些年輕人缺乏管理經驗與真正的研發精神。

這一做法在特朗普時代遭到遏制,拜登政府延續了前任總統的行政令,近期有500名中共國防七子學生赴美被拒。

此外,中共還利用國外合資公司偷盜科技知識產權。報告表示:中國嚴重依賴竊取知識產權來開發武器幫助它保持競爭力,但它已經落後於前沿多年。中國航空工業正是依靠這一戰略來發展戰鬥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和俄羅斯設計的複製品。例如,中國的J-16對應俄羅斯的Su-27。同樣,中國的CH-4、J-20和J-31分別與美國的MQ-9、F-22和F-35具有驚人的相似,這些副本質量參差不齊。高品質的可靠的渦扇發動機生產一直是中共一個薄弱環節。J-20隱身戰鬥機即將進入中國服役,但是否所有子系統都向中共宣傳的那樣過硬,還有待觀察。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殲20快速引進,但中國軍用航空仍落後美國和俄羅斯15到20年。儘管知識產權盜竊無疑加速了中國的開發過程中,它不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報告同時還分析了,俄羅斯等國在和中共合資生產軍工項目的同時做了後手準備,即關鍵核心技術,中共想偷絕不會那麼容易。比如俄羅斯的聯合飛機公司選擇將Su-27戰鬥機的裝配線進口到中國,而不是在中國製造發動機。如果西方國家繼續禁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俄羅斯可能是唯一的先進技術來源。但俄羅斯同樣擔心中共可能構成戰略威脅,並為自己培養更強大的武器出口競爭者,因此,俄羅斯可能會選擇全額出售組裝版本的飛機和其它系統到中國而不是共享底層技術和流程。

短板二:軍中腐敗限制了中共軍備發展

甚麼限制了中國獲得新武器系統的能力?

國防科技工業局主要負責起草法規、標準和長期國防工業計劃;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履行全軍裝備發展規劃計劃、研發試驗鑑定、採購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職能,中共解放軍各戰區各軍種具體負責武裝部隊的人員配備、訓練和裝備。

報告闡明,中共的軍工企業基本是國有壟斷行業,儘管較過去的命令型經濟有所改變,國防承包商引進招投標制度,但由於中共在軍工生產上沒有嚴格的法律制度約束,國防生產招標、合同簽訂與軍代表駐廠監督體系等一系列環節中都充滿權力的尋租漏洞。利益衝突和錯位的激勵措施也使監督變得複雜。證據表明腐敗在中國的公共部門中普遍存在,2016年全面軍改可能會抑制一些腐敗行為,但確定這些變化是否帶來效果還為時過早。

圖一: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腐敗感知指數

(感知指數越高,腐敗越少)資料來源:透明國際,主頁,2018年。
(感知指數越高,腐敗越少)資料來源:透明國際,主頁,2018年。

報告分析,中國國防合同的設計也無助於鼓勵透明度和問責制。合同語言簡單、敷衍,沒有明確的技術或進度義務,此外,中國保留了一個賠償原則,在該原則中,競標重大國防合同的失敗公司仍然通常會收到較小的合同作為安慰,中國還實行成本加成定價制度——保留命令經濟——保證承包商在產生成本的基礎上獲得5%的利潤。這實際幾乎沒有激勵公司創新或提高營運效率。

至於中共軍中大小老虎,根本抓不絕。郭伯雄、徐才厚等大老虎已落馬,2012年至2017年期間,超過13,000名軍官因腐敗受到懲罰。

短板三:研發採購機制不支持技術創新

報告說,中國複製替換模型傾向於強調逆向工程的價值而不是基礎研發工作。也就是說,中共將國外的軍備產品拿過來進行拆解,倒推出生產工序,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儘管自2010年以來,軍工研發支出的複合年增長率接近15%。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也在激增,目前在全球收入最高的22家國防公司中,9家來自美國,8家來自中國。但這套研發機制對於高端晶片、靜音潛艇和飛機發動機等高精尖技術還是無能為力。

圖二:2010—2016年中國研發支出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1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年,表20-1和20-14。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1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年,表20-1和20-14。

註:金額由2017年元換算成2017年美元。

圖三:中國研發機構和人員數量隨時間變化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表20-14。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017年,表20-14。

注意:數據僅適用於1995年至2016年之間的八年。FTE=全職等效。

即使中共大量使用被盜或購買的技術來偷工減料,研發過程也是緩慢的,可能需要幾十年,殲20隱形戰機,類似於美國研製的F-22和F-35,初步研究用了大約九年,工程和開發用了九到十年,而與美國研製的C-17類似的運20運輸機用了大約17年。J-15艦載戰鬥機,它類似於俄羅斯開發的Su-33,儘管加快了早期研究階段,中共仍用了11到13年的時間才部署了J-15。

另外,中共軍售雖然走向市場,但國有制的中國最大武器生產商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的銷售額相比,幾乎只佔到一半。

圖四:2016年全球最大國防公司的國防相關收入

中國的官僚機構和國有企業的設計層次分明,阻礙了項目團隊之間的交叉溝通。中共曾試圖購買外國技術向壟斷市場注入額外的競爭,例如,中共軍方近期採購24架蘇35戰機,有意對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造成一定壓力,促使它開發改進殲20設計,以至於一度有人懷疑中共可能會用蘇-35高性能發動機取代殲20發動機。

結論:美國國防採購優越於俄羅斯與中國

報告指出,理論上,俄羅斯和中國的國防軍備採辦流程與美國的流程相當,術語可能略有不同,但在實踐中,這些廣泛框架的結果取決於負責實施框架的人員和機構。俄羅斯和中國都沒有更好的採購流程。

總體而言,中共已經克服了許多技術障礙,對美國國防採購構成步調威脅,但這種進展往往基於通過知識產權盜竊而偷食外國工藝和技術,近年,又進行大量企業收購和合資。但中共要想努力刺激國內創新並縮小核心技術缺陷差距,就必須解決與管理和質量保證相關的機構性效率低下障礙。

參考:蘭德公司報告「Defense Acquisition in Russia and China」#

(大紀元首發)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