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網約車服務商滴滴,目前正接受中共監管機構的調查。對滴滴的指控涉及非法收集用戶數據。該應用程式在中國再也無法下載。滴滴股價暴跌了20%。

滴滴於華爾街首次亮相僅僅幾天後,中共就宣佈對它進行調查。滴滴在華爾街的首次亮相,已被媒體廣泛報道。中共宣佈調查的原因顯而易見,我將在這篇短評的稍後部份予以討論。

然而,在探究這項宣佈的時間點之前,重要的是要記住滴滴看起來是甚麼樣的,即它是數據濫用者。受嚴密監控的信息發送應用程式「微信」的所有者騰訊,以及阿里巴巴,都擁有滴滴的大量股份。兩家公司都有不可告人的數據洩露和信息管理不善的歷史。

儘管滴滴是其在中國市場主導地位的代名詞,但它也在全球其它14個國家營運,包括澳洲、巴西、日本、墨西哥和俄羅斯。去年,僅在巴西,滴滴的母公司滴滴出行就宣佈完成了10億次旅行。那麼,如果你碰巧是滴滴的常客,是否有理由擔憂呢?是否有理由認為,你的數據正在被不當地處理呢?考慮到有正在進行的調查,答案是肯定的。即使沒有調查在進行,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情況並不像乍看上去那麼簡單

對於滴滴和非法收集乘客數據的行為,有諸多值得擔憂的理由。正如我在別處所寫的那樣,北京的官員近來命令中國最大的科技公司與政府內部人士分享他們的數據。由於滴滴的總部設在北京,完全有理由相信,作為中國最流行的應用程式之一,滴滴最終將與中共官員共享其所有數據。也許它已經這樣做了。

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說,中共政權動用了其掌握的「一切工具」,「包括國有企業、學生、研究人員和表面上屬私營的企業」,所有這些都是為了「系統地竊取信息」。那麼,何不使用像滴滴這類應用程式呢?

但是,即使中共政權想使用滴滴來收集國內外數據,又將如何運作呢?無論如何,這些數據將用於何種目的?一個人只是從一個地方叫車到另一個地方,又有甚麼信息可以被利用呢?

這種心態雖然可以理解,但卻是一種危險的短視。當我們想到像Uber和滴滴這類應用程式時,我們會把它們視為單一實體。我們會認為,它們只不過是叫車服務提供商。不過,Uber還提供食品配送、包裹遞送、快遞服務、貨物運輸、電動單車和小型電單車租賃等服務。Uber首先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而叫車服務只是其強大弓弩上的一根弦。

滴滴也是如此。它在全球擁有5.5億用戶和數千萬司機,遠不止是一款流行的叫車應用程式。

根據近來的報道,除了提供汽車租賃和食品配送服務外,該公司還在大力研究「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物聯網之類的創新」。最好是把滴滴視為一個不斷擴大的群島,而非一個單一的島嶼。

數據的誤用和濫用

乘客使用Uber、滴滴之類的應用程式時,需要提供哪些信息呢?就是實時定位數據和付款信息。這通常涉及獲取信用卡的詳細信息。此類數據,一聽就明明白白,但可以被不當地處理和利用。

更令人擔憂的是,據領先的互聯網安全公司諾頓LifeLock(NortonLifeLock)的研究人員稱,像Uber和滴滴這類應用程式,經常「要求用戶超連結到一個社交網絡帳戶上,通常是Facebook,作為驗證身份的一種方式。用戶這樣做之後,就授權了該公司獲取其Facebook帳戶中的個人資料」。

此外,正如諾頓LifeLock團隊所警告的那樣,「如果乘客在坐完車之後,不關閉位置信息訪問權限,該應用程式就可能全天候地追蹤和收集用戶所在位置、去往何處的數據,有時甚至是他們在那裏待多久的數據。」換言之,一個人的行蹤很可能會被無限期地追蹤。

宣佈調查的時間點

中共打壓滴滴的力度凌厲而迅猛。為甚麼是現在?

據對沖基金經理、中共政權直言不諱的批評者凱爾‧巴斯(Kyle Bass)說,這場打壓應當被視為無異於「對美國的一大羞辱」。考慮到對滴滴的禁令是在美國獨立日下達的,這位海曼資本管理公司(Hayman Capital Management)的創始人提出了一個非常合理的觀點。

正如巴斯所說,「中國人深信術數和命理」,這就是為甚麼他們選擇首先拿走「美國投資者的錢」,然後在7月4日取締滴滴。隨著這一消息突如其來地被宣佈,許多美國投資者都遭受了經濟損失,一些甚至遭受了嚴重損失。那麼,能夠或應該做些甚麼呢?

巴斯認為,應當允許投資者「取消交易並追回錢款」。

那些被騙的人會得到應得的公正嗎?

也許會。美國股東們現在正在對這家中國公司採取法律行動。為了所有美國投資者的利益,讓我們期待正義得到伸張吧。因為,正如巴斯很清楚地概述的,滴滴的潰敗是對美國人民公然的「羞辱」。可悲的是,這並非首次無視投資者的行為,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買方要當心!

作者簡介:

約翰‧馬克‧格利恩(John Mac Ghlionn)是一名研究員和散文家。其作品已被《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悉尼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美國保守黨》(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公共話語》(The Public Discourse)和其它不錯的媒體所出版。他還是媒體Cointelegraph的專欄作家。

原文:Didi: A Tale of Deceit and Disrespect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所表達的觀點是作者的觀點,未必反映了大紀元的觀點。#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網頁會員: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