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大陸又興起一個流行詞兒,叫做「躺平」,或者說是 「躺平主義」。網民們給這個躺平的意思做了個總結,大體上是指不工作、不買房、不購物、不消費、不結婚、不生娃等等,就是把人生的慾望降到最低點,能保持個最低限度的消費維持生存就行了。

其實,說白了,就是不跟你玩兒了,體現出的是現在大陸年輕人非暴力不合作的一種人生態度。提倡躺平的朋友們,想用這種犧牲一切的做法,表達對生活的極度無望,還有對自己被無限收割的消極反抗,反正躺平的韭菜不好割了吧?

那我們今天,也蹭蹭這個熱度,聊聊躺平這個事兒。

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這期節目前,剛在網上看到一段影片,是大陸一個男青年看著是很悠哉的躺在路邊橋下,有記者去採訪他,他就笑嘻嘻地闡述自己的躺平理念,這位35歲的男士說,自己躺平,是因為對未來失去信心,不想再拚命工作,也不考慮結婚,所以就混混日子吧。

對於選擇躺平的具體原因,男生說,剛畢業那會兒,自己也是滿腔熱血拚命工作的,但是工資趕不上房價,再幹多少年也買不起房,他說,比貧窮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所以,自己現在想通了,就做一個無憂無愁的躺平青年,不掙扎不吶喊不抱怨,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就這樣安靜的躺平。

不過,這位選擇安靜躺平的男生有一個遺憾,他說自己35歲,一事無成,感覺對不起爸媽。

據說,這個躺平主義,最初是源於一個網絡上的帖文,發帖文的朋友說,自己已經有兩年多不工作,保持著非常低的生活慾望,不過這位朋友說,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哲學思考。他說,既然這片土地從來沒有真實存在過高舉人作為主體性的思潮,那他就自己給自己製造,而躺平就是他的智者運動,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這聽上去,似乎很有點與世無爭的味道,對人生無求,自然也不用辛苦賺錢了,連帶的,可能也減少了勞動人口,經濟也沒有動力了,不過,最先強烈反對的還不是躺平族的父母們,而是中共政府,而且是通過官媒直截了當的發話,「認命可以,躺平不行」,這口氣相當的威風霸氣。

大家可能有點奇怪,「躺平主義」不過是一些年輕人選擇的一種生活態度,何以引發如此軒然大波,甚至要驚動黨媒新華社出來批判?

我們從一組數據中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

龐大的失業人口

根據中國教育部的數據,2020年的高校畢業生中,只有25%的應屆畢業生找到工作,對應的數據就是650萬左右的畢業生沒有工作,而到了2021年,畢業人數要超過900萬人,目前的就業情況應該也不樂觀,因為從今年起,似乎中共官媒就沒再提今年畢業生的具體就業情況。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4月份發佈的數據,今年3月份16到24歲年輕人的調查失業率是13.6%,這和上年同期相比也有所上升,這說明,年輕人的就業比較困難。

而且,有數據顯示,中國就業人數的規模,從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下降。也就是說,這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失業,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剛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畢業生,或者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

我們再來看外出就業的農民工的比例,它的總體趨勢也在不斷下降。在4月份時,中共國家統計局發佈了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顯示,在今年一季度,大陸農村外出務工的勞動力數量是1.7億多人,這個人數和2019年同期相比,一共減少了246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農民工外出就業的數量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也就是說,農民工的失業率正在上升。

網上曾有文章提到,在2020年6月底的時候,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曾經做過一項六千多人的網絡調查,當時的數據顯示失業率高達15%,此外還有5%的受訪者是處於半失業狀態。那麼,如果說中國有近八億的就業人口,假設失業率是兩成的話,那麼就會有上億人失業。
 
這麼龐大的失業群體,他們要如何維持消費呢?是不是,在現實面前,很多人不得不選擇被動躺平呢?而面對這個失業群體,中共除了宣傳小攤經濟,再到讓畢業生上山下鄉,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們還要提兩句中國的老齡人口,大家都知道,由於計劃生育,中國現在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在2019年4月的時候,中共社科院曾經發佈了一份養老金精算報告,報告預測,即使在財政補助之下,到2035年時,養老金也將被耗盡。那麼,到時候,是不是沒有了養老金的中國的老齡人口,也要不得不躺平了。

最近,澎湃新聞上,有篇公眾號發佈的文章說,這種自我放逐的「躺平學」在年輕人中流行,並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時,它恰恰也構成一種抵抗的力量,對社會結構,按原樣繼續穩定運轉,形成嚴峻挑戰。

剛剛在4月份,中共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數據,我們看到,2020年和2021年兩年,消費平均增速只有4.2%,而2019年同期的消費增速是9.5%。面對這個數據,中共商務部也承認,促消費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力。

在這樣的數據,這樣的背景下,躺平族的壯大,對高喊要促消費、提振經濟的中共會產生多大的衝擊,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中共官媒為甚麼要急著批判躺平主義了。

大家能看到,《光明日報》的文章直截了當地說,「『躺平族』顯然對於經濟社會發展有很多不利⋯⋯。」

廣東的《南方日報》更是有點氣急的味道,直接批評躺平是「毒雞湯」,並說在壓力面前選擇「躺平」不僅不正義,還是可恥的。我們看到,前一段有個廣州招工的影片上了熱搜,廣州老闆排隊等待工人「挑選」,提高工錢也請不到工人。也就是說,現在大陸是就業難,招工也難。

大家都知道,去年的時候,李克強曾曝出了一個大秘密,就是中國有6億人每月收入不到1,000元,在中國物價高企的今天,1,000元的月收入,足以讓人們選擇克制慾望、最低消費了,不難猜測,這裏面也一定有不少躺平族。

「躺平主義」卻是「共產中國」的特色

中共說,「躺平不行」,但是,又是誰催生出這麼多的躺平族呢?

我們知道,大陸前一輪改革開放是從鄧小平時代開始的,尤其剛提出改革開放的那些年,人們覺得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但是在用盡了所有改革紅利後,餅是做大了,中國卻進入了財富分配懸殊,體制腐敗,道德沒落的江澤民時代,這期間中國不但耗盡了過去的積累,而且預支了環境資源。

而且先富起來的群體中,出於各種原因,相當多的人也並沒有選擇在中國投資,而是選擇將他們的財富轉到海外。

巨大的對比與落差中,中共營造的社會氛圍又是一切向錢看,並且給韭菜們挖了一個又一個坑,從金融平台的各種爆雷、從股民到基民等等,可能很多人已經玩不起中共「割韭菜」的遊戲了。失落又無望,心有不甘卻又無奈的一代青年,除了「躺平」,似乎也確實沒有多少選擇了,至少躺平了,被割的機率會小很多。

翻開中共的歷史,是一波又一波的各種運動。五六十年代,毛澤東發動的「反右鬥爭」,一次性打擊了中國幾十萬的文化精英,當時,躺平了全中國的文化知識界。接著是文革,中共又搞了一場全國範圍的政治鬥爭,過程中,又有無數的中國人因為成份不好,被各種躺平。

還好,文革總算是熬過去了,中國人終於能喘口氣了,但是緊接著,新的中共領袖又搞了八九六四天安門大屠殺、九九年鎮壓法輪功,還有後來的對法律界人士、異見人士、新疆等少數族裔的各種打壓,過程中,一批又一批親歷者、或是旁觀者被迫躺平。

就是財大氣粗的中國富豪們、民營企業家們,也躲不過中共的鎌刀,很多人也不得不躺平來消災免禍。

如果這麼來看,「躺平」主義的產生,應該還是中共催生出的結果。

「躺平族」挑戰「趙家人」

那說到這裏,想起了一個紀錄片,叫《含淚活著》,是講一位35歲的上海丁先生,獨自一人在日本打工15年,為的是給上海的妻兒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讓女兒能夠順利完成醫學院的學業,再到美國留學。丁先生15年的辛勞付出,最終也迎來了一個好結局,女兒最終成為醫生,一家人也最終在美國團聚。

這個片子,創下當時全日本電視台最高收視紀錄,感動了無數的日本人,也改變了很多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誤解和偏見。

我們看到,中國人的骨子裏,一直有種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精神,他們能夠面對生活的挑戰和艱辛。很多海外的朋友應該都會注意到,在北美各大城市都有令人頭痛的流浪漢問題,但是,這龐大的人群中就是沒有華人。

中國年輕人的無奈選擇確實讓人有些心酸。不過,我們看到的是,面對現今的躺平族,中共似乎要更加無奈,因為躺平了,割不著,大聲批判,又聽不到。有人說「躺平」是低端人口對社會消極的反抗,不過這種反抗,一旦產生共鳴,成了氣候,將會變成一種無聲的力量,對於中共權貴來說就是致命的打擊。

2015年,有大陸網民以「趙家人」3個字把權貴和韭菜做了區分,那麼,到了2021年,韭菜們回應權貴的方式,很可能就是「躺平」。@

策劃:宇文銘
主播:蔚然
撰文:陶子豐、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曲歌
監製:文靜
粵語配音:Ada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