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和歐盟的緊張關係日益急劇之際,歐盟正採取行動減少在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

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草案稱,歐盟本周將公佈的工業行動計劃旨在減少六個戰略領域對中國和其它外國供應商的依賴,包括原材料、原料藥、半導體、電池、氫能以及雲端運算等領先技術。

新冠大流行爆發進一步暴露出歐洲供應鏈的脆弱性。這份19頁的草案指出,歐洲在137項戰略敏感產品中有一半依賴中國的供應。

文件寫道,將對這六個領域進行深入審查,並採取相應措施,包括「儘可能依靠不同的貿易夥伴實現供應和需求的多樣化,但也會在必要時進行儲備和自主行動」。

文件還提出另一個減少進口依賴的戰略,即歐盟國家為雲端運算、氫能、低碳工業、製藥和先進半導體等「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PCEI)加大投入。

IPCEI允許歐盟各國政府根據較為寬鬆的國家援助規則注入資金,各公司可以在整個項目中進行合作。

中歐關係惡化

由於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侵略性日益加劇,歐盟對中國的立場變得更為強硬,這推動歐盟重新思考與中國的商業關係。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站政治客(POLITICO)近期看到的一份內部文件,長期以來,歐盟將與中國商業利益和對政治體制的擔憂分開,但這種做法受到越來越大的質疑。

這份文件批評中國在履行經濟承諾方面「進展甚微」,特別是在開放數字和農業市場、解決鋼鐵產能過剩和控制工業補貼方面,呼籲歐盟採取「進一步的、強有力的」措施來應對中國帶來的新挑戰。

去年12月以來,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出現斷崖式下滑,當時國際社會對中國在新疆和香港侵犯人權行為的關注度不斷提高。歐盟宣佈對中國(中共)官員採取行動,引發了中方對歐洲外交官、歐洲議會和智囊人員的報復性制裁。

歐盟委員會與中方達成的中歐投資協議也陷入僵局。歐洲議員近日公開表示,將不會以犧牲人權代價,考慮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商業關係。該協議需要得到歐洲議會的批准才能生效。

柏林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貝納(Thorsten Benner)告訴美國之音,如果繼續與中國加大商業合作將發出錯誤的信號,證明人權和國際法對歐盟不重要。

他指出:「北京在歐盟關注的關鍵問題上沒有做出足夠的改變,北京又一次被證明是一個持續侵犯人權和國際法的國家。」

擺脫對華依賴

在過去一年裏,全球大流行的爆發擾亂了全球供應鏈,歐盟更加迫切地意識到穩定關鍵供應鏈的重要性,但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並不容易。

以製藥業為例,過去20年裏,全球的藥品製造業已經從美國、歐洲和日本轉移到了中國。

由於製造成本低,中國幾乎壟斷了某些關鍵的非專利藥的製造,例如抗高血壓、抗糖尿病藥物和其它抗生素等。

歐洲議會的藥品短缺報告也指出了中國的優勢。報告稱:「在歐盟銷售的醫藥最終產品中,40%源自第三國,60%-80%的化學活性成份在歐盟以外生產,主要是在中國和印度」。

再以半導體為例,歐盟更需要努力贏回市場份額。在過去20年裏,歐盟已經大幅削減了晶片製造,目前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約為10%,遠低於中國佔據的25%。

此前,歐盟已經採取了初步行動。據路透社近日報道稱,歐盟正在考慮建立一個半導體聯盟,以補充或替代可能的外資工廠,以期到2030年歐盟在半導體領域的市場份額上漲到20%。#

轉自美國之音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