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專頁「香港遺美」版主林曉敏(Hiuman)常常走訪不同的本港小店和舊式建築,記錄身邊的點滴:「近一兩年,其實香港很多人移民,出現移民潮。大家走的時候,可能沒有很仔細看清楚我們城市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守護,值得我們珍惜、承傳下去。」

林曉敏近日出版新書並舉辦攝影展,將香港城市面貌和老店故事與眾人分享,透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城市中「拾遺」,逐一用影像、聲音和文字記錄當中令人感動的一幕:「我希望想移民的港人看了我的書,若可以留得住他們的腳步當然好,如果留不住,可以帶這本書去不同的地方,將這些文化可以承傳下去,在異地繼續發揚光大。」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感動

談及走訪小店時遇到的感動事蹟,林曉敏舉例油麻地開業幾近一個世紀的老店——利和秤號,年逾八旬的第二代負責人何老太,每天開舖,守護小店。曉敏細心傾聽何老太的故事,拍攝小店的點滴:「何老太80多歲了,她堅守舖頭的原因,就是很想繼承爸爸的心血,女承父業,一路做秤做到現在,一生只做一件事。但我也發現當中一些矛盾的情況,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孫做這件事,因為很辛苦,傳承成了問題。怎樣幫她呢?我只能透過我的筆和相片,把『秤』的傳統智慧寫下來。」


油麻地開業幾近一個世紀的老店——利和秤號。(出版社提供)
油麻地開業幾近一個世紀的老店——利和秤號。(出版社提供)


利和秤號展品(金秤、密底算盤)。(出版社提供)
利和秤號展品(金秤、密底算盤)。(出版社提供)

以尊重的眼光拍攝記錄

關注「香港遺美」專頁的朋友,讚嘆當中拍攝的一張張唯美的相片,取景角度獨特,又蘊含著豐富的故事。曉敏談到,要拍到與別不同的風景,並不在乎用怎樣的器材,哪怕是普通的手機,只要角度合適,都可以拍攝出很好的相片。她認為透過和老店的店主互動後從而取得對方的信任,才是拍攝好相片,了解故事的基礎:「我們不要抱著打卡的心態,隨便用相機拍攝。其實你可以了解環境、了解產品和他們特別的服務。」


炳記銅器。(出版社提供)
炳記銅器。(出版社提供)

曉敏謙卑地說:「我是行外人,常常請教店主,老人家大多很樂意分享,當我是妹妹,跟我分享。我不是挑戰他的,大家都是抱著學習的心去認識。」她相信,每一張相片背後最重要的是「尊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一環:「當你做了顧客後,軟化店主的心,都是抱著一個欣賞的態度去看,那時候會得到更多。如果你沒打招呼就去拍攝,他會懷疑你是不是商業間諜,令他們有戒心。互相尊重很重要!」


林記鐵網。(出版社提供)
林記鐵網。(出版社提供)


陳文雕刻。(出版社提供)
陳文雕刻。(出版社提供)

*********

當下的社會環境令很多香港人感到灰心、沮喪,不知出路何方,曉敏留意到其實身邊的老店有很多營營役役一輩子的長者,他們的經歷和手藝,都值得保留:「現在社會上有懷古熱,其實不是老人家懷古,而是年青人對古舊的事物感到新鮮。很多人第一次去探訪這些老店,但希望第一次不是成為最後一次。」


美華時裝。(出版社提供)
美華時裝。(出版社提供)


香港曾有不少釀酒廠。(出版社提供)
香港曾有不少釀酒廠。(出版社提供)

出版《香港遺美──香港老店記錄》一書,曉敏認為這是對她幾年來興趣愛好的一個小總結,當初取名「香港遺美」,旨在「探索城市裏消失中的美學,以非遺的美,喚回大眾記憶」。身為年青一輩,越深入了解,她越感到本土文化背後的內涵,也呼籲大家能夠珍惜身邊的一切:「大家可以多些留意身邊的店舖,當他們存在的時候去珍惜他們,不要成為一個遺憾。」當人們想離開時,是否也可以停一停腳步,細味身邊的一草一木,人與事,感受過去未曾留意的美好。◇


曉敏呼籲大家能夠珍惜身邊的一切:「大家可以多些留意身邊的店舖,當他們存在的時候去珍惜他們,不要成為一個遺憾。」(陳仲明/大紀元)
曉敏呼籲大家能夠珍惜身邊的一切:「大家可以多些留意身邊的店舖,當他們存在的時候去珍惜他們,不要成為一個遺憾。」(陳仲明/大紀元)


「香港遺美 x 老店攝影」展覽。(出版社提供)
「香港遺美 x 老店攝影」展覽。(出版社提供)

展覽資訊: 

「香港遺美 x 老店攝影」展覽 
日期:2021年4月23日至6月6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9時
地點:銀の冰室(旺角上海街618號3樓301A及302號舖) 
內容:十三間老店攝影相片、遊覽地圖、手工藝展品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