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外荒漠那片小小的綠洲上,敦煌以絲路重鎮、佛教聖地的獨特身份,延續著它的傳奇歷史與輝煌文明。特別是坐落於山谷斷崖上的石窟群,穿越千百年風沙,依然用豔麗的色彩、壯觀的造型,向每一位過客講述著塵封的往事。

以莫高窟為代表的敦煌石窟藝術,從興起之初,便達到了一個教人歎為觀止的高峰。北朝時期,滿室彩繪的壁畫,既有莊嚴的佛陀,也有祥和的菩薩,既有天國的樂舞饗宴,也有俗世的人間百態。他們寂靜無言,卻又顧盼生輝,狀如脱壁,用超越國界、語言和文字的藝術之美,將佛法娓娓道來。

在那些精美而古樸的壁畫中,有一類敘事性的畫作佔據很大比例,包括經變畫和佛教故事畫。畫匠們以鮮活的筆觸,將深奧的佛經化作一幅幅雅俗共賞的圖畫,哪怕是目不識丁的凡俗之人,亦能感受佛法,通往證悟的大道。

從內容和題材上來看,這一時期的敘事性壁畫以佛傳、佛本生、因緣故事等題材居多,展現了佛陀捨身普救眾生,以及慈悲度化世人的神蹟。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世人能夠更深刻地體悟到正信的力量與佛法的威德。

割肉救鴿: 屍毗王的普救宏願

在北魏的莫高窟第254窟的北壁有一張單幅式的巨型壁畫,講述的是佛陀前世樂善好施、捨己救人的善行。古印度有一位屍毗王,心好佛法,發願普渡眾生。神明帝釋天和毗首羯摩欲試煉其心志,分別變作老鷹和鴿子。老鷹緊緊追趕鴿子,一心要吃掉它,鴿子走投無路,只好逃到屍毗王處求救。

屍毗王懷救度眾生之心,要保護鴿子,老鷹卻說,自己吃不到鴿子也會餓死。屍毗王為救老鷹,願意把自己的肉割下來餵食老鷹。老鷹又要求,割下來的肉必須和鴿子同樣重。屍毗王一邊割肉,一邊讓人稱量。然而王肉將盡,重量仍然不如鴿子,王索性整個人坐在了秤盤上。其行、其心感天動地,帝釋天恢復本相,用神力恢復屍毗王的身體。

圖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4窟《屍毗王本生故事》壁畫。(公有領域)
圖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4窟《屍毗王本生故事》壁畫。(公有領域)

在這幅壁畫中,屍毗王居於中心,左手如立掌狀,右掌托起鴿子作庇祐狀。他左腿盤坐,任由猙獰凶悍的屠夫割腿上的肉;右腿自然垂下,旁邊王后帶著兩妃子下跪勸阻,抱著他的膝蓋悲痛地哭泣。雖然身體上承受著極度的痛苦,屍毗王的神態卻鎮定自然,反映出割肉捨身的堅定信念。

畫面上方,有飛天降臨;畫面中部,王的左側是官員百姓,右側是天國諸神。天上人間、神明世人,都圍繞在屍毗王周身,或合十或哭泣、或作散花狀,對王的行為表示感佩和讚歎,營造出可歌可泣的感人氛圍。整幅畫面,既有突出的主體,又有完整的情節,信眾在讀懂故事的同時,更直觀而強烈地感受到屍毗王犧牲自我的崇高品德。

九色神鹿: 善惡有報,莫忘初心

敦煌石窟中,一圖一景、一圖多景(如《屍毗王本生故事》)的故事畫,借鑑了西域佛教藝術的表現形式。此外,還有一種場景更豐富、情節更複雜、形式更宏闊的大型橫幅故事畫,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連環畫」。魏晉以來,漢地也有了橫幅畫卷式的畫作,如《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皆是驚世傑作。

由於橫卷式的連環畫突破了單圖的侷限性,在展現跌宕起伏的佛教神話方面,顯示出極大的優勢,逐漸成為畫匠們熱衷的表現手法。橫幅畫卷也從一段式,發展成兩段式、三段式,形成規模更壯大、視覺表現力更強烈的大型故事組圖。

更特別的是,橫卷式的故事順序也並非單一自左而右(或許和右旋繞柱觀像有關),而是表現出從兩端向中心的聚合式,在畫幅的中間出現故事的高潮或結局場景。最典型的要屬莫高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故事畫。

釋迦牟尼成佛之前,曾多次降生為聖人賢者、仁禽祥獸,積累無數善行,終於修成正果。九色鹿因其美麗的形象和仁愛的胸懷,成為流傳甚廣的本生故事。

九色鹿也叫鹿王,鹿角潔白如雪,皮毛有多種奇妙的顏色組成。九,不是真的有九種顏色,是豐富多樣的意思,表現鹿王的神聖與美好。相傳,鹿王常在恆河邊飲水,與鳥獸作伴。有一天,鹿王在河邊散步,見到有人溺水呼救,便奮不顧身跳到河裏將人救出。溺水人跪在地上,願作奴僕終身侍奉鹿王以表達救命之恩。鹿王謝絕了他,只希望他保守秘密不要洩露自己的行蹤。

這個國家的王后有一夜夢到了九色鹿,醒來後就央求國王捕捉九色鹿,要用鹿皮做大衣、鹿角做拂柄。國王只好拿出一半的國土和財產懸賞捕捉鹿王。溺水人見利忘義,帶領國王和軍隊來到恆河邊。鹿王發現後,向國王訴說搭救告密者的經過,國王非常感動,下令任何人不得再傷害九色鹿。而告密者慘遭惡報,身上長滿毒瘡,口中發出惡臭;王后也因為貪欲落空,失去國王寵愛,悲憤而逝。

第257窟西壁中部的下段壁畫,就用連環畫的形式再現了鹿王傳奇。畫卷共分五個場景、八個情節……

上、下兩圖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7窟《鹿王本生》壁畫左段和右段。(公有領域)
上、下兩圖為敦煌莫高窟的北魏第257窟《鹿王本生》壁畫左段和右段。(公有領域)

畫卷中段的上部,是鹿王安然熟睡的情景,烏鴉趕來叫醒它,要它趕緊逃離;下段則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也佔據畫作最中心、最醒目的位置,鹿王與溺人相遇,向國王訴說溺人背信棄義的經過,溺人遭受惡報。

壁畫的主題與「話分兩頭」的情節佈局相對應,展現出畫匠非凡的匠心,以及對佛法的理解。左邊是救人與慈悲,右邊是佔有和貪欲,善與惡兩種力量從兩端匯聚,在中心交鋒,最終善惡有報、邪不勝正,以巧妙的形式傳達出深刻的寓意。

這幅畫在人物的表現方面同樣細膩而傳神。刻畫王后,讓她一條手臂搭在國王肩上,翹起一隻腳,盡顯嫵媚風情;展現鹿王與國王相遇的場面,豐潤健美的神鹿昂首挺立,自訴經歷,表現出尊貴與威嚴的一面,國王卻低眉頷首,靜靜聆聽,表現出慚愧與關懷之情。幾處細節,就將人物的性格與心理躍然於丹青之上。

五百強盜復明得救度

古印度有一個憍薩羅國,國中有五百強盜佔山為王,經常攔路搶劫、濫殺無辜,切斷了國家對外交流的道路。國王派出精兵強將征剿,強盜寡不敵眾,激戰後兵敗被俘。國王審訊後對其處以酷刑,強盜都被剜去雙眼放逐山野。

強盜不住地痛苦哀嚎,佛陀聽到後非常憐憫,施展神通將雪山香藥吹進強盜眼中,使其復明。佛陀為他們講經說法,強盜們懺悔罪過,剃度出家,隱居山林潛心修行,最終修成五百羅漢。

佛法普渡眾生、教化人心,使人修成正果遠比單純的暴力懲治更有意義,這也是佛陀救度強盜的目的所在。這個蕩氣迴腸、發人深省的佛教因緣故事,被繪製在莫高窟第285窟和第296窟的牆壁中段。

第285窟的《五百強盜成佛圖》由六組畫面組成。左起便是激烈的強盜與官兵的大戰,官兵披鎧甲、騎駿馬,士氣高漲,強盜以弓箭、長矛、盾牌抵禦,很快敗下陣來。下一個場景是強盜跪在宮殿前,經國王親自審訊,遭受剜眼酷刑……

在《聽法圖》中,強盜身邊出現了吃著樹葉的野鹿,嘴角還有一絲微笑,以及隨風搖曳的垂柳,展現出其心境的轉變;佛陀面前有一方池塘,水禽浮游、蓮花飄香,整體環境更變得清平祥和。

最後,五百僧人在山林中禪定修行,功成圓滿。整體壁畫由動到靜、由惡向善、由爭鬥歸於禪定,折射出佛法歸正人心、普渡眾生的慈悲,堪稱敦煌石窟中故事畫的經典之作。

從整體構圖來說,橫卷式的連環故事畫,多用樹木、建築物、土坡等隔開,作為情節或者場景之間的「標點符號」,讓整個故事連續不斷而又層次分明,這種樣式在隋代以前非常盛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