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近日有兩家知名企業投入「造車」,首先是手機業巨頭「小米」,然後是網約車霸主「滴滴出行」。在當前汽車產能過剩嚴重的情況下,小米和滴滴出行先後宣佈要吃電動車這隻「螃蟹」,個中緣由引猜測。

綜合陸媒4月6日報道,滴滴出行正式宣佈啟動造車項目,負責人是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滴滴出行已開始從其它車廠挖人,知情人向陸媒透露,曾任蔚來汽車用戶發展副總裁的朱江可能會加入滴滴出行。

2018年4月,在滴滴成立「洪流聯盟」時,其創始人程維曾表示,未來滴滴堅決不造車。但現在他恐怕要食言了。

雖然明面上表示不造車,但暗地裏滴滴已有所佈局。2019年11月,滴滴與比亞迪合資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持股65%,滴滴持股35%。滴滴還於2016年佈局了車服業務,2019年獨立成小桔車服。

有消息說,滴滴出行進入電動車領域,可能與其在紐約上市的計劃有關,該公司可能不會在香港上市,但滴滴出行尚未確認該消息。

3月30日,一直專注手機業務的小米宣佈正式造車,引發的轟動更大。小米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是100億美元。小米的CEO雷軍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行政總裁。

雷軍在小米春季新品發佈會上表示:「小米汽車是我人生之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願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據雷軍介紹,從今年1月15日起,小米開始調研,內部討論很久才作出了這個決定。

雖然電動車市場不乏商機,但現今卻也是十分擁擠,而且動輒就需要上百億規模的投資,就算往好的方向說,也要3到5年才可能見到效益。不過,雷軍表示,現在的小米公司已經有了積累,截至2020年底有1,080億元人民幣的現金餘額。他更是豪氣地說,現金多,「我們虧得起」。

此外,百度1月宣佈正式成立百度汽車公司,生產智能電動車。外界普遍擔心,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已相當激烈,其它電動車已經營多年,小米、滴滴此時才下場,是否太晚?

恆大汽車至今沒賣出一輛

近年來,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不佳。比如恆大集團2019年8月成立恆大汽車,生產電動汽車。但該公司3月29日遭中共官媒新華社點名「紙上造車」,至今沒賣出一輛車,市值卻超過5千億港元,隨後該公司股價大跌。

博郡汽車、拜騰汽車、賽麟汽車、杭州長江汽車等電動車企業一度獲得中共政府補貼,但由於近來補貼減少、技術問題和資金鏈斷裂,紛紛倒閉。

另據4月7日消息,知名電動車企蔚來汽車的創辦人李斌說,過去每月可以生產約一萬輛新車,但由於晶片和電池短缺,現在每月生產7,500輛都很困難。

蔚來汽車曾於3月末臨時宣佈停產5個工作日。去年10月,蔚來汽車曾傳出自主研發車用晶片的消息,但至今沒有相關消息。

新能源車「站在風口」?

在中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據中共2020年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當局要在5年裏,讓新能源車的佔比從5.4%提升到20%。這令新能源汽車成為很多人眼中的「風口」。

雖然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不斷退坡,但據中共財政部2021年通知,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接近376億元,相當於2020年的3.34倍。

有分析指,當局各種利好政策對新能源汽車刺激作用明顯,這是促使小米等在新能源汽車業「入坑」的最重要因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