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僅民眾以長壽著稱,就連日本的企業似乎也有長壽基因。目前,日本有大約25,000多家的百年企業,位居世界首位,而千年以上的企業竟然也有21家。

在世界最古老的前十名企業中,九家都是日本的,只有一家是德國的,並且全是家族企業。壽命最長的企業是日本的金剛組,已有超過1,440年的歷史。

那麼,日本為甚麼會有這麼多長壽企業呢? 可能有人說是不是因為日本社會穩定呢,但我們縱觀日本歷史,和世界其它國家一樣,有過一波又一波兵荒馬亂的戰爭時代,而且,日本歷史上還有過多次的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

那麼,我們接下來的時間,就來看看這些日本老企業之所以長壽,秘密究竟在哪裏?

比起血緣關係 更重視家族企業的傳承

在日本25,000多家的百年老企業中,我們看到有九成是家族企業。在日本人的文化中,有一種強烈的意志,就要把自己的家族企業存續下去、傳承下去。這也許是日本老企業如此之多的一個最大原因。

因此,日本企業會非常重視長遠規劃,因爲經營一家百年企業,意味著不僅要考慮自己的一代,還要長遠考慮整個家族的第三代,也因此很重視繼承人的培養。

但是,對於家業的傳承,中國和日本的理解是非常不一樣的。中國是把企業當成一個血緣家族的附屬品,而日本更多的是把家看作是經濟或者生活的共同體,家族成員僅僅是這個共同體的附屬品。

所以,在繼承方式上,中國人習慣於在幾個孩子中平均分配財產,但日本則常常是長子繼承。他們認為,一旦在孩子中平均分配家產,家業就會拆散。

這就導致日本的家族企業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它的寬度要比中國的家族企業大得多。爲了傳續家業,日本人可以選擇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來繼承,比如養子或者女婿。

日本可以把女婿當成養子,讓女婿改姓成爲「婿養子」,然後把企業傳給他,這是日本非常特殊的一個方面。例如,松下幸之助、鈴木俊三、豐田汽車創始人豐田佐吉等,都把家族企業傳給了自己的女婿。

這一點可能非常特殊,而且也成爲了日本企業一個重要的長壽原因。日本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也很有趣,發現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把企業傳給自己的後代,這家企業會更有效率,而如果這家家族企業的接班人是非血緣的,這樣的傳承要比血緣傳承效率更高。

堅守主業 將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

日本長壽企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在傳承過程中堅守主業,並且將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所謂的工匠精神,主要有四個方面: 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耐心專注;專業敬業。在這方面,全球最長壽企業——金剛組,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金剛組」是全球最老的日本社寺建築企業,在公元578年,日本飛鳥時代的聖德太子篤信佛教並大力弘揚,於是從朝鮮百濟邀請了3位專門修建佛寺、神社的名匠,興建日本第一座官寺——四天王寺。

金剛重光,就是3位工匠之一,原名叫柳重光。他在寺院建成之後,創立了金剛組,繼續留在日本負責四天王寺的修繕。從此以後,金剛組世代都把「守護四天王寺」作為使命,從那時一直到今天的一千多年裏,一直承擔著四天王寺所有的修繕工作。

從古至今,金剛組一直推崇的是「職人技」,也就是「工匠精神」,它以師徒方式代代傳承寺院傳統的木工技藝,比如,整個四天王寺的建築,全部使用榫卯技術,而這個技術其實最早來源於我們中國古老的文化和智慧。榫卯,也就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接方式,特點就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榫卯加固物件,這個就是金剛組世代傳承的古法。

作為家族企業,金剛組的總首領由金剛家族世代承襲。但是,金剛家族開明地不採用長子繼承制,而是選擇有責任心和智慧的兒子繼任。而且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會通過招上門女婿並讓其改姓,以保證傳承衣缽。

金剛組成立之後一直專注於本業,也就是木結構的寺廟建築。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每個階段都會有利潤更高的其它行業出現,但金剛組卻始終堅持修建寺廟的初心。

在一次接受電視採訪時,金剛組透露說,第三十二代家主金剛喜曾經留下家訓,共有十六條,內容大致可分為四個部份: 一是要敬重神佛祖先,二是要節制並專注本業,三要待人坦誠謙和,四要表裏如一。正是由於遵循家訓中的教導,金剛組才能歷經千年的風霜而不倒。

但是一直堅守主業是不容易的。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鋼筋混凝土技術用在寺廟建築之後,金剛組將業務延展到了房地產。由於競爭激烈,2006年,金剛組幾乎倒閉。隨後,被大阪知名建築公司買下,並完成重建。

慶幸的是,新公司保留了公司名稱、組織結構和經營模式,但是可惜的是,不再是家族企業。如今,金剛組重回老本行,專門從事木結構的寺廟建築,傳承著上千年的技術,但金剛家族失去了公司的經營權。

不追求短期快速增長 不借貸不上市

日本的長壽企業的經營理念都比較保守,不追求短期的快速增長,因為它們認爲,短期的飛速發展缺乏韌性和持續力。所以,日本有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叫做「等身高經營」,意思就是不要超過自己的能力去追求過多的發展,用中文來說就是「量力而行」。

此外,日本長壽企業也非常重視風險管理。在財務上,要充實自己的資本;在經營管理上,要確保企業的獨立性,所以這些企業也不追求上市。如果從金融機構借款,甚至讓公司上市的話,企業就會從屬並受制於別人。

恪守家訓 繼承祖輩的行商之道

有研究顯示,78%的日本長壽企業都有自己的家訓。而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傳承幾百年仍然活力依舊,主要是在於歷代的經營者,能夠堅守祖輩規定的家訓,能夠嚴格按照代代流傳的經營智慧來繼承和發展家業。

日本有300多年歷史的企業本間家族的家訓是「勤儉」。他們認爲,如果不出汗,得到的財富就不是真正的財富。比如,通過買賣股票賺的錢,通過投資房地產賺的錢,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財富,不能做這些倒賣業務。

有200多年歷史的大丸百貨,非常重視信用,因為救助了非常多的窮人,也被稱之為「義人」,在1736年創立之初,大丸百貨就確定了家訓「先義後利」,這句取自荀子的一句話,也是很多日本企業的家訓。

另一個非常有名的家訓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句取自《易經》的話,想必很多中國人也都耳熟能詳。這也是1867年創立塚喜集團的塚本家族的家訓。

日本帝國資料庫曾針對4,000家老企業展開調查,邀請這些老企業用一個漢字來概括他們的「長壽秘訣」,其中最多的回答是「信」字,其次則是「誠」字。而東京商工調查公司也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日本企業長壽的秘訣同樣是「誠信」,以及「不上市」。

「不易流行」 在堅守中創新

在日本的老企業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經營理念叫「不易流行」。「不易」是指無論世間發生多大的變化,也不能夠改變的東西,「流行」是指經常改變的東西。

意思是說,一邊要堅守代代相傳的正確的行商處世之道,一邊也要隨着時代和市場等環境的變化積極對自身做出調整。

這個不易流行,也被認爲是日本老企業中共通的經營特點和經營智慧,那就是堅守必須堅守的,改變必須改變的,在「不易」和「流行」之間尋找到界線和平衡。

日本企業長壽秘訣:利他之心

那麽,長壽企業成功真正的秘訣是甚麽呢?日本「長壽企業研究第一人」,日本經濟大學的特任教授後藤俊夫認爲,所有這些成功要素後面的核心思想,就是「利他之心」,這是一種融合了佛教、儒教和神道教的經營理念,否定商人獲取暴利和不正當利潤的行為,確立起「以營利為善」的倫理價值概念。

在日本,1,500年前就有這種「利他」的思想。400年以前的佛教僧侶鈴木正三,還提出了「所有的職業都和佛教的修行一樣有價值」的思想。

塚喜集團第六代社長塚本喜左衛門,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1995年時,阪神大地震幾乎摧毀了神戶,塚本向父親彙報準備向神戶的客戶收賬的事,父親卻大怒訓斥:「那些店鋪可能暫時遇到困境,甚至有些會倒閉,但絕對不能在危難時去收賬!」

不僅不能收賬,父親還讓他派人搜集生活用品送給災區的客戶。後來他陸續接到客戶的感謝電話,說這些物資非常及時。後來大部份客戶都在災後重建,現在也有業務往來,而且關係更緊密了。

所以塚本喜左衛門說,在家族百年的歷史中,每次遇到危機,都會依據「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做出正確反應,這是家族企業戰勝危機的法寶。

日本人的經商智慧 源於中國傳統文化

後藤俊夫認爲,日本長壽企業的成功,根源於日本的傳統文化價值觀,這些傳統主要有三個構成,分別是本土的神道教和源自中國的佛教、儒家文化。這些來自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與日本本土的哲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商人道」,那就是誠實取利、勤儉持業和真誠待客。

後藤俊夫也認爲,中國的經典思想,比如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有很多是非常值得深思和傳承的。而日本人正是學習了這些經典思想並進行了長期的實踐,才能創造出世界上最多的長壽企業。

但讓人感嘆的是,雖然中國的傳統文化幫助日本人打造了世界上最多的長壽企業,但在中國大陸,超過150年歷史的企業,目前可能只剩了5家。兩相對比之下,真是感慨萬千。@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蔚然
撰文:李松筠、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大中
監製:Ingrid
粵語配音:Ada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