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繪畫題材中,聖母、聖嬰和天使一直是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人的天性都是崇尚善與美的,除了宗教的需要之外,畫家也經常藉由聖母子或天使的純潔和神性,來盡力表現他心目中至真至善的美好形像。

達文西的《岩窟聖母》(巴黎盧浮宮版本)描述了聖母子和施洗約翰在西奈首次會面的事。然而畫家把這個溫馨的題材安排在一個幽暗冰冷、堅硬磷峋的荒涼石窟內,形成一種奇異的、不安的美感。聖母慈祥溫柔,天使秀美典雅,約翰虔誠謙卑,聖嬰純真靈透。幽暗的背景原是達文西的偏好,一則使明暗(Chiaroscuro)的層次更為豐富,二則可以突顯人物主題。這幽暗磷峋的山岩也隱喻了黑暗勢力的險惡,與耶穌未來救贖之路的艱辛和坎坷。遠山和岩洞之間的一線天光彷彿代表著希望:即使黑暗環繞,神的觀照是永恆存在的。

達文西1483-85年創作的《岩窟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Oil on panel, 199 x 122 cm)現存巴黎盧浮宮美術館。(公有領域)
達文西1483-85年創作的《岩窟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Oil on panel, 199 x 122 cm)現存巴黎盧浮宮美術館。(公有領域)

波提且利的《手持石榴的聖母》,其中聖母相貌與他《維納斯的誕生》中的女神十分神似,同樣具有優雅、寧靜婉約的特質。她懷中聖嬰則舉起小手賜福給眾生。石榴以其充滿了豐碩種子而富有雙重內涵﹕一說象徵著耶穌的未來充滿苦難;一說象徵著基督教的種子將滿佈世界。對稱於兩側、手持百合花的天使為聖母子唱著聖歌,然而整個畫面卻帶著一股憂鬱,彷彿對聖嬰未來的命運已經了然於胸。

波提且利所作的《手持石榴的聖母》(Botticelli Madonna of the Pomegranite),1490(公有領域)
波提且利所作的《手持石榴的聖母》(Botticelli Madonna of the Pomegranite),1490(公有領域)

米高安哲羅為收藏家安喬羅東尼繪製的圓形構圖的蛋彩畫《聖家族像》,聖母瑪利亞跪坐在地,正轉過頭將聖嬰從後方聖約瑟的手中小心地接過來(一說是聖母將聖嬰遞給聖約瑟)。畫面中三個主要人物凝聚的眼神、扭轉的肢體互相環繞成緊密而圓滿的動勢,正好配合了整個圓形構圖。一道水平方向的石牆將畫面隔成前後兩個區塊:後方裸體人物象徵了神到來之前的未開化世界,前方的聖家族則代表了基督降臨後的新世界;而在兩者間作為橋樑的,是將來以洗禮帶領入人們進入基督教化的年幼的施洗約翰。畫面色彩明亮鮮麗,充滿著溫潤的光輝。

米高安哲羅《聖家族像》,聖母子神情安詳,皮膚細膩光滑,彷彿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公有領域)
米高安哲羅《聖家族像》,聖母子神情安詳,皮膚細膩光滑,彷彿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公有領域)

拉斐爾以善畫聖母像著稱。他的聖母寓崇高於平凡,相貌集純樸、善良、美麗於一身,充滿人性的母愛與人情味,而又不失端正高雅。這幅《西斯汀聖母》原裝飾於西斯汀禮拜堂的神龕上,直至一五七四年,故得此名。兩個下方的天使如孩童一般在一旁玩耍,這人性的表現反映了人文主義的色彩。

拉斐爾所作《西斯汀聖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1514(公有領域)
拉斐爾所作《西斯汀聖母》(The Sistine Madonna),1513-1514(公有領域)

拉斐爾的聖母子極美,例如《椅子上的聖母》中無比秀麗的少女面龐映襯著同樣純淨無邪的嬰孩,清澈的眼神注視著觀眾,令人無法抗拒,發自內心的憐愛。

拉斐爾的圓形金框油畫《椅子上的聖母》(Madonna della seggiola),1513-1514(公有領域)
拉斐爾的圓形金框油畫《椅子上的聖母》(Madonna della seggiola),1513-1514(公有領域)

文藝復興盛期佛羅倫斯畫家沙托(Andrea del Sarto,一四八六~一五三一年)最有名的作品可能是《有鳥身女妖像的聖母》(The Madonna of the Harpies)。容顏秀美、氣質優雅的聖母抱著聖嬰,如同雕像一般站在飾有「鳥身女妖」的台座上,兩側對稱圍繞著天使與聖徒(聖方濟和使徒約翰)。近人認為台座上的女妖可能與《啟示錄》中的故事有關。作品具有典型的古典特質,對稱莊重、寧靜內斂。

沙托(Andrea del Sarto,1486-1531)的作品《有鳥身女妖像的聖母》。(公有領域)
沙托(Andrea del Sarto,1486-1531)的作品《有鳥身女妖像的聖母》。(公有領域)

柯列喬描寫的《朝拜聖嬰》,描寫聖母對孩子既有人母的慈愛憐惜,又有人對神的崇敬和讚歎。畫面聚焦在散發著光芒的聖嬰上,聖母的手勢是畫家表現情感的典型手法,對後世巴洛克畫家影響很大。

柯列喬(CORREGGIO,1490–1534,原名Antonio Allegri,後來以他出生的小城Correggio為名) 《崇拜聖嬰》(The Adoration of the Child)。(公有領域)
柯列喬(CORREGGIO,1490–1534,原名Antonio Allegri,後來以他出生的小城Correggio為名) 《崇拜聖嬰》(The Adoration of the Child)。(公有領域)

柯列喬的《平安夜》又名《牧羊人的禮拜》,被認為是最早成功描寫夜晚的歐洲繪畫。如同上一幅作品,畫面光源來自於聖嬰,聖母慈愛而滿足的表情顯然是人性多於神性的。

柯列喬《平安夜》(Holy Night),1528-1530,Oil on canvas,256,5 x 188 cm,emäldegalerie,Dresden(公有領域)
柯列喬《平安夜》(Holy Night),1528-1530,Oil on canvas,256,5 x 188 cm,emäldegalerie,Dresden(公有領域)

深受柯列喬影響的曼奇尼,也以溫潤的筆觸繪製了一幅《埃及途中的休息》。光線仍然集中在聖母膝間的嬰孩上,他正拿起一個聖約瑟剛剛為他採來的野草莓,聖母手持一碗,看來正是用餐時間。後方環繞三個天使,一個演奏,一個歌唱,一個獻上花冠。天使的禮讚和聖家族間的深情互動,加強了構圖的緊密與畫面的諧和溫馨。

曼奇尼(MANCINI, Francesco,1679-1758) 《埃及途中的休息》(Rest during the Flight to Egypt)Oil on canvas, 136 x 100 cm,Pinacoteca, Vatican(公有領域)
曼奇尼(MANCINI, Francesco,1679-1758) 《埃及途中的休息》(Rest during the Flight to Egypt)Oil on canvas, 136 x 100 cm,Pinacoteca, Vatican(公有領域)

薩索費拉多的《聖母子》畫中,年幼的聖嬰躺在母親懷裏;手裏用線栓住一隻金翅雀(金翅雀是基督受難的象徵,因為這種鳥在荊棘叢中哺育幼鳥)。聖母手托著頭,彷彿已在休息中,卻仍不捨得讓自己沉睡,打起精神關照孩子,這其中體現出的愛心與責任正是畫中最美的部份。

薩索費拉多(SASSOFERRATO ,原名Giovanni Battista Salvi,以出生地為名,1609-1685) 《聖母子》,Oil on canvas, 99 x 80 cm,私人收藏。(公有領域)
薩索費拉多(SASSOFERRATO ,原名Giovanni Battista Salvi,以出生地為名,1609-1685) 《聖母子》,Oil on canvas, 99 x 80 cm,私人收藏。(公有領域)

十九世紀末堅持古典唯美精神的法國學院派的大師布格羅,也創作了許多純潔美好的聖母子像,比起古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天使之歌》描寫三位天使為林中休憩的聖母子演奏讚歌。畫中不僅聖母子恬靜優美,更令人讚歎的是三位天使敬慕關愛的眼神,纖細輕巧的動作,彷彿怕驚擾到熟睡中的嬰孩一般,充份表現了純潔、善良、謙和、體貼、為他的種種美德。

布格羅(Bouguereau, Adolphe-William)《天使之歌》( Song of the Angels),1881,Oil on canvas,213.4 x 152.4 cm (84 x 60 in.)(公有領域)
布格羅(Bouguereau, Adolphe-William)《天使之歌》( Song of the Angels),1881,Oil on canvas,213.4 x 152.4 cm (84 x 60 in.)(公有領域)

《聖母子與天使》中,聖母聖嬰美麗依然,只是聖嬰少見的以神的威嚴和自信舉起雙臂面對觀眾。周圍環繞的天使在聖潔的光輝中,彷彿把天國展現在人間。

事實上,描寫天國聖境、神的光明美好的作品最能感動人心、使人提升。畫家創作時要揣摩那樣的境界,自身就在淨化與提升;而觀眾在看到這些表現神的光明美好時,也會心生喜悅、崇敬與嚮往。這也是為甚麼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多是出現在神的殿堂裏;而描寫神佛的作品也總能歷久不衰的原因。◇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