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扶林村鶴佬菜茶製作活動在村中的菜園地舉行。(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鶴佬菜茶製作活動在村中的菜園地舉行。(陳仲明/大紀元)

港島南區薄扶林道附近有一個消失的村落——草寮,這條村的興衰史與薄扶林牧場息息相關,當年在牧場內任職的海陸豐人在此聚居,亦帶來家鄉的文化。過去每逢正月十一,家中有男丁出生的村民都會製作「菜茶」,又稱為「燈茶」、「丁茶」,辦流水席宴請親朋戚友,分享喜悅,送上祝福。草寮村如今已經不復存在,土地已被政府收回,曾經在草寮村生活過的海陸豐人仍銘記著當年的傳統。部份草寮村的村民搬到薄扶林村居住,「菜茶」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留存。

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和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在今年正月初十(2月21日),連同包括如今居住於薄扶林村內的原草寮村居民,在村中的菜園地舉行了一次鶴佬菜茶製作活動,將「菜茶」文化與眾人分享。眾人將材料豐富的菜餚加上炒米、花生,淋上用石榴木擂好的茶水,香氣撲鼻。一碗碗菜茶雖非珍饈百味,卻讓人回味那份充滿人情味的記憶。


材料豐富的菜餚加上炒米、花生,淋上用石榴木擂好的茶水,香氣撲鼻。(陳仲明/大紀元)
材料豐富的菜餚加上炒米、花生,淋上用石榴木擂好的茶水,香氣撲鼻。(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民在菜園地製作菜茶。(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民在菜園地製作菜茶。(陳仲明/大紀元)

草寮村與海陸豐人

1886年,香港開埠初期,來自蘇格蘭的文遜(Manson)醫生和幾位商人選址薄扶林一帶設立牧場,一度推動了薄扶林區的發展,全盛時期養了1,500隻牛。推動畜牧業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自海陸豐的工人得到工作機會,主要從事種草、割草、餵牛、榨取牛奶、清理牛糞等等。海陸豐工人介紹同鄉陸續來港,在牛奶公司附近居住,逐漸形成了「草寮」,外人則稱這一社區為「鶴佬寮」。至於為牛奶公司從事不同工作的,還有眾多來自薄扶林村,及居於牛奶公司宿舍的人員,他們來自不同的族群,包括客家人和廣東等地的人。

來港的海陸豐人保留著家鄉的習俗,如正月「點燈」時製作菜茶,從汕尾請「西國大王」來供奉,逢七月十四舉辦盂蘭勝會等。這些習俗體現出村民對神明的敬仰和傳宗接代的重視。

村民回憶「點燈」傳統

住在草寮村的海陸豐人也重視傳宗接代,將「添丁」視為大事,當有男丁出世,會舉行「點燈」儀式。「燈」與「丁」諧音,「點燈」意向神明和祖先稟告村內有男丁誕生。曾經居住在草寮村的莊秋蘭回憶,以往村中有男丁出世,村民會在西國大王廟中供奉的東山姑婆媽像前「點燈」:「印象很深的是燈上還會掛有走馬燈,一閃一閃的!」

「菜茶」食俗賀添丁

過去草寮村的「點燈」在正月十一日,前一年有男丁出生的家庭就會製作「菜茶」,在家設流水席,邀請其他村民到訪享用。在添丁喜事期間製作的「菜茶」也被稱為「燈茶」,寓意添新丁,並祈願來年闔家平安,家人身體健康。菜茶是海陸豐人的特別食俗,除了添丁喜事,「菜茶」在其他喜慶日子也會製作。

製作菜茶首先要生火燒柴。(曾蓮/大紀元)
製作菜茶首先要生火燒柴。(曾蓮/大紀元)

今年正月初十薄扶林村菜園地舉辦鶴佬菜茶的製作活動,明愛薄扶林社區發展計劃社工黃柑瑤表示,菜茶製作的活動常有舉行,但最接近傳統日子舉行的還是第一次,邀請到曾經居住在草寮村的村民前來參加,更具意義。


薄扶林村民莊秋蘭(左)和何淑文(右)介紹菜茶的製作過程。(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民莊秋蘭(左)和何淑文(右)介紹菜茶的製作過程。(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們準備了唐芹、蒜仔、菠菜、椰菜、荷蘭豆、油麥菜(代替生菜)、唐蒿,洗淨後切碎,並配以魚片、吊片(魷魚乾)、蝦米、豬肉和粉絲等,放入炒鍋炒熟。舀起一碗菜,加上炒米和花生,最後加入擂茶湯,就是美味的「菜茶」了。選擇不同的菜也有好意頭,如唐芹代表「勤力」,蒜仔和荷蘭豆意為「多子多孫」,椰菜意思是「有爺有子」。


用番石榴木製作的擂槳棍和陶瓷擂砵。(陳仲明/大紀元)
用番石榴木製作的擂槳棍和陶瓷擂砵。(陳仲明/大紀元)

炒米和擂茶湯都有講究,薄扶林村民何淑文介紹,最傳統的做法是以冷飯曬乾,加海鹽炒成脆米,過去都是家家戶戶自己製作,現在的炒米都可以買到,不用再自家製了。莊秋蘭分享,擂茶湯最重要的是製作工具——擂砵,以陶瓷製作的器皿內有坑紋,傳統的擂茶製作,加入香片(茉莉花茶)或鐵觀音等茶葉和少許水,用番石榴木人手來回「擂」,她認為擂茶有一種特別的香味,相信是來自番石榴木,想嚐到最正宗的擂茶滋味,一定要用番石榴木製作的擂槳棍。最後再加上滾燙的熱水,製作成「擂茶湯」。


「樂山・樂水・樂土・樂根源」地區生活文化展中的菜茶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樂山・樂水・樂土・樂根源」地區生活文化展中的菜茶展品。(陳仲明/大紀元)


陶藝家Calvin和Brain協助村民製作,畫上薄扶林村不同元素的圖案,為擂砵賦予新意。(陳仲明/大紀元)
陶藝家Calvin和Brain協助村民製作,畫上薄扶林村不同元素的圖案,為擂砵賦予新意。(陳仲明/大紀元)

在「樂山・樂水・樂土・樂根源」地區生活文化展中,展出傳統的擂砵,並有一系列全新製作的陶製擂砵,是陶藝家Calvin和Brain協助村民製作,畫上薄扶林村不同元素的圖案,為擂砵賦予新意。


傳統的擂茶製作,加入香片(茉莉花茶)或鐵觀音等茶葉和少許水,用番石榴木人手來回「擂」。(陳仲明/大紀元)
傳統的擂茶製作,加入香片(茉莉花茶)或鐵觀音等茶葉和少許水,用番石榴木人手來回「擂」。(陳仲明/大紀元)


擂好的茶葉最後再加上滾燙的熱水,製作成「擂茶湯」。(陳仲明/大紀元)
擂好的茶葉最後再加上滾燙的熱水,製作成「擂茶湯」。(陳仲明/大紀元)

「菜茶」的人情味

莊秋蘭回憶起過去在草寮村生活的日子,雖然艱苦,但是充滿了人情味。她記得當時父母走難來港,和很多同鄉一起聚居在草寮村,在節慶的日子製作菜茶,家家戶戶的關係非常融洽。如今能夠再次找回兒時的記憶,她感到非常欣慰:「幾十年沒有做過了!近年可以在薄扶林村再搞活動,我們感覺很開心,有機會回味一下小時候的回憶。」菜茶是節慶時享用的美食,在平日的閒暇時間,村民們就會做「擂茶」,樂趣在於一邊在擂砵中「擂」茶葉,沖泡好茶,拿出幾隻小碗,把茶舀到碗內,撒上芝麻、米通、花生等等,一邊品茶一邊品嚐小食,閒話家常,共同度過美好的時光。


曾經居住在草寮村的莊秋蘭如今能夠再次找回兒時的記憶,她感到非常開心。(陳仲明/大紀元)
曾經居住在草寮村的莊秋蘭如今能夠再次找回兒時的記憶,她感到非常開心。(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民表示,擂茶時將擂砵放在地上,這樣「擂」最為受力。(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民表示,擂茶時將擂砵放在地上,這樣「擂」最為受力。(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核心組員黃廣長第二次參加菜茶製作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核心組員黃廣長第二次參加菜茶製作活動。(陳仲明/大紀元)

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核心組員黃廣長第二次參加菜茶製作活動,他感到活動很有意義,相信這是一個凝聚村民的活動,老人家能夠透過這個活動找到當年的樂趣,也可讓年青一輩認識傳統食俗。唯可惜疫情下大家不能在現場品嚐,只能帶回家享用,希望日後有機會大家再一起品嚐。

*********

雖然草寮村已成為上一代人的記憶,村民們均已搬離,在不同的區域生活、發展,但那一碗碗菜茶,仍承載著村民們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親人的回憶。◇


村民們準備菜茶材料中。(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們準備菜茶材料中。(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們準備菜茶材料中。(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們準備菜茶材料中。(陳仲明/大紀元)


豐富的菜茶材料。(設計圖片)
豐富的菜茶材料。(設計圖片)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