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封建王朝,那些曾在塵封的歷史舞台上華麗起舞的人兒,或風華絕代,或暗傷穿心,轉身塵世間,隕落如星光絢爛,劃過星空,落盡繁華。歷史嘆息間,淒美如曇花。

▊第15名:謝安

謝公東山三十春,傲然攜妓出風塵。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曾說自己十分有幸,因與謝安的字相重。「謝」是「舊時王謝堂前燕」的名門望族,「安」是他的心安。拋卻謝家的聲望,「謝安」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名字,可他卻用生命為後人詮釋着這個名字的真正內涵。這個名字,是詮釋他真正生命的讖語。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謝安隱居東山幾十年,世人長嘆「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謝安笑而不答。 時機不到。豐神秀徹的謝安,運籌帷幄的謝安,是安於等待的,等天下有難,他自會力挽東晉於狂瀾。從東山再起到淝水之戰,謝安完成了從安於身到安於國的華麗轉身。相比於工於謀天下,拙於謀自身的韓信、鳥盡弓藏的文種和信奉黃老的張良,他無疑是將為人為臣之道領悟最深之人,也是歷代文人最為推崇之人,風流無人出其右。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這是楚莊王。不鳴萬人待其鳴,一飛萬人為其震,這是謝安。

百年離別在高樓,一代容顏為君盡。

▊第14名:綠珠

綠珠(?~三零零年),傳說姓梁,西晉石崇寵妾,中國古代著名美女。綠珠,好像碧玉一樣,有淺淺的紋路,乾淨地像是渺渺高山上的清泉,一入眼,便再也不能忘記。真美,是閬苑仙葩比不了的純粹。

綠珠是為石崇而死的,石崇是晉朝有名的富豪,生活極盡奢華。他珍珠十斛得到了綠珠,她從此跟着他,為他舞低楊柳,為他歌盡桃花,為他做她一切能做的事,包括死亡。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而招展其璧就更是「罪」了。孫秀愛慕綠珠,向石崇討要。石崇雖生活糜爛,卻頗有魏晉之風,擲地有聲地對答:「綠珠吾所愛,不可得也。」這句話甚是動人,不知石崇後來後不後悔,可我寧願相信他,相信綠珠。趙王倫於是派兵殺石崇,石崇進退兩難。他對綠珠嘆息說:「我現在因為你而獲罪。」綠珠流着淚,站在他為她修建的崇綺高樓上,水綠衣衫被風揚得像凌風欲展的蝶:「願效死於君前。」 她躍下華美的樓,落花依然像初見那年飄落下來,衣袂翻轉,塵埃落定,碧綠的珠兒,碎了。

她寧為玉碎,也不負她的郎。石崇死在八王之亂中,草草結束了一生。他們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

但聞佳期邀相送,扶蘇心比天下重。

▊第13名:扶蘇

扶蘇(?~前二一零年),秦始皇長子,嬴姓,名扶蘇。荷花依然開,大山依然在。扶蘇樹湮沒在羣芳中,扶蘇公子埋沒在亂世裏。據說公子扶蘇的母親鄭妃是鄭國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橋鬆,隰有游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詩三百,思無邪。始皇為長子取名扶蘇,願其能像大鵬、扶蘇樹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

事實上,扶蘇也確實如此。我從未有幸看到過和公子重名的扶蘇大樹,可「扶蘇」二字,卻隨着這悲愴久遠的故事紮根在我心裏。看似普通,實則大氣,扶蘇復甦,扶大秦帝業,蘇天下蒼生。他一直在努力。父賜子死,子不得不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抵匈奴、直言諫、觸龍鱗、引劍刎…公子扶蘇為這個已快窮途末路的秦帝國盡了最後一份力,滄海橫流,他只是冥冥衆生中一滴水,滴落時,秦的氣數也盡了。後來,陳勝吳廣起義,談到公子扶蘇,依然止不住遺憾和憤恨。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公子短短的生命是流星,和蒙恬、章邯一起照亮了大秦最後的黑暗。如果他還是那個倜儻的公子,如果他能回家,多好。

陌上人如玉,公子士無雙。

鸞鏡朱顏尤勝君,天教我輩登青雲。

▊第12名:武則天

武則天(六二四~~七零五年),字「曌」(含義是日月當空,「曌」是武則天為自己發明的字)。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女皇帝。有一本書叫《且試天下》,天下是用來「試」的,這是多麼霸氣和狂傲的人才能說出的話。而女帝武則天呢,天下是用來「擇」的。「試」是考、測驗,按照預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就是說天下甚麼的灑家偏要去闖上一闖。而「擇」是選擇。

嘿,天下算甚麼!

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鴻圖霸業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那個有着凌人傲氣名字的女子用狹長的眼冷冷觀看着宮廷悲歡,她拋棄了愛、拋棄了作為女子應有的一切,她不甘心淪為草芥,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復遺臭萬年!

唐宮的寒風,感業的煙香,簾前的金座,教會她:向上爬。終於,武媚娘爬到了頂端。強硬的政治手腕,縝密的軍事策略,她比男人還果斷地「選擇」着心中理想的天下。多少年了?連紅豔的牡丹都空了,風從洛陽東起,香至長安西漫。乾陵猝然間立起了一塊碑─無字碑。

你想說甚麼?

六合間只有風。

你想留下甚麼?

六合間只有嘆息。

她終究「擇」了自己的天下,可她寧願,依然是那個嬌滴滴的媚娘,長下淚等着如意郎來驗取她的石榴裙。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11名:倉央嘉措

倉央嘉措(一六八三~一七零六年),門巴族人。六世達賴喇嘛,西藏歷史上著名的人物。

倉央嘉措是藏名譯來的,我把它放在這裏,只因它的意思是:音律之海。可我最愛的還是另一種翻譯:梵音海。嘉措不僅僅指海,更是指大智慧。梵音是佛音,是卓然妙音,世人參悟不透的佛語,正像倉央嘉措自己說的:為豎幡幢誦梵經,欲憑道力感娉婷。他覺梵音就是世間風月,逞論別人,他也許自己就沒有悟透何為梵音,可又為何要悟?鴻蒙初闢本無姓,打破冥頑需悟空。讀《悟空傳》,比起那個心如明鏡的唐僧,倉央嘉措更像是「寧願死也不肯輸」的悟空,身在素淨的布達拉宮,心想繁華的拉薩街。他說他「白璧有微瑕,曾到拉薩賣酒家。」在紅塵人看來,這不是瑕,在空門人看來,這不僅僅是瑕。

十五年世俗浪蕩,整八年梵行修道。倉央嘉措的心中有一個浪子宕桑汪波,他向的是塵,不是空,是野鶴,不是菩提。

生我何用?不能歡笑,滅我何用,不減狂驕。倉央嘉措有他存在的理由,他是人,不是佛,縱然有天有佛,也不能勉強他做任何事。但這畢竟為統治者所不容,在他被押送往北京進行廢黜的途中,倉央嘉措死在那片「青色的海」邊—梵音之海,湖水用它通透意達的胸懷包容了這個犯戒的少年,鷲鷹滑翔天際,叼去少年的骸骨,傳說流淌在山高水遠的另一邊。

他叫倉央嘉措,梵音海中的倉央嘉措。

(未完,下周五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