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和古人名字,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不僅有名還有字和號,人們根據關係遠近不同,稱呼也不相同。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地方,古時如果一家有兄弟姐妹,他們的名字中往往有一個字是相同的,比如《紅樓夢》裏,賈家的四姐妹,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都有一個春字,比如民國時候宋氏三姐妹,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她們名字中都有一個齡字,這是為甚麼呢?

這要從中國的家族家譜說起,古時人們會按照姓氏居住在一起,比如陳氏、王氏,在家族當中還會設置一個祠堂,用來祭祀先祖。在祠堂裏會修訂族譜,家族中的長輩會給後輩取字,後世的人就按照不同的輩份,取用不同的字,組成自己的名字。一般同一個輩份會用同一個字,比如:湖北《汪氏宗譜》的輩份有:「正大光明,成先於後」如果是正字輩的話,取名汪正興、汪正榮、汪正舒等等。

為甚麼要用字輩呢,因為一個家族族人眾多,字輩可以理清家族秩序,讓人一目了然一個家族中世代繁衍的脈絡、族人間的長幼尊卑等,字輩也是一種紐帶緊密聯繫家族族人,讓人更有歸屬感。

那字輩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有人說正式的字輩,從唐宋時就有了,比如韓氏字輩是唐朝韓愈譜寫的,如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取了十三個字輩,加上他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分別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他叫趙匡胤,下一代是德字輩的,所以趙匡胤的四個兒子分別叫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再下一代是惟字輩的,所以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的孩子分別取名:長子趙惟正、次子趙惟吉、三子趙惟固、四子趙惟忠、五子趙惟和。

古時每個家族族譜中記載著字輩的延續,如陳氏家族、王氏家族、李氏家族等等,延續最全最久的要數孔氏家族了,孔氏家族歷經多朝皇帝欽點,確定了三十個字輩:「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抵垂佑,欽紹念顯揚」之後還有延續,如著名的運動員孔令輝是孔子七十六代傳人,屬於令字輩的。

千年以來,字輩一直是中國人名字重要的組成方式,一直沿用到民國,直到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他們的名字很多還是按傳統字輩,五六十年代之後的人們,對字輩就越來越模糊了,現代很多人取名不再用字輩,因為很多家族家譜在「破四舊」中被毀壞了,族譜和家族的聯繫斷掉了。

但是人們對於先祖的追尋,從來沒有停止過,現代很多人還在尋根問祖。有一位先生他通過網上、圖書館多方查詢自己家族的族譜,因為有一天,他兒子曾問他說:「爸爸,我爺爺叫甚麼,我爺爺的爺爺又叫甚麼?」他被問住了,他很想給兒子一個答案。於是他就花了很多時間去找他家族的族譜,經過多方努力,他終於找到了,他說當他看到族譜裏記錄的一代代先祖的名字,那一刻真的非常激動,終於可以告訴兒子,自己家族中世代流傳的故事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