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對於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來說,是人生中最刻骨銘心的一年。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驚奇與遺憾,不願想起,也難以忘懷。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新年的喧囂與美好;年末,一場美國總統大選舞弊亂象,演繹出驚動心魂的正邪大戰。

2020庚子年,除了疫情與大選攪動人心,大陸洪水氾濫;港版國安法禍眾;土木合相、六星連珠驚現;美國火流星爆炸,白光籠罩城市;青海玉樹隕石墜落,神秘粉紅光團又現⋯⋯,這些千載難逢、罕見的異象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世界真的要「變天」了!

也許很多朋友們都感受到,我們正處在世界大變局的時代。我們面對著疫情天災,經歷著正邪較量;在走回傳統與信仰還是摒棄道德與良知中,我們每個人都在主動與被動中做著選擇,無人例外。

我們熟悉和習慣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改變。在面對史無前例的大變局時代,我們與2020年揮手告別;伴隨著喧囂與不安,我們迎來了2021年。新的一年,注定依然不會平靜,動盪與巨變依舊在震盪。

這個時候,尋求真相、辨別善惡、自我救贖顯得彌足珍貴。

我們財商天下,也希望能在這個人類命運的重要時刻,和大家一起在迷茫中探索真相,在震盪中思考未來。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輕鬆一點的話題,那就是怎樣的致富理念才能長久。通過中國古人經商的故事,尋找傳統商道中蘊含的商機。

我們知道,古時候的人講求一個「道」字,認為「道」制約著一切,無論從政或是經商,政有政道,商有商道,凡事都要遵循個「道」。商道中就涵蓋著人性和智慧的哲學。

我們老祖宗有句話叫作「上以濟人,下以利己」,意思是,一個真正聰明的生意人要以幫助別人為主要宗旨,同時自己也可以賺得利潤;只有這種既利他、又利己的生意才能做得長遠;相反,靠坑蒙拐騙、缺斤少兩、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來獲利,雖能有短期效益,卻不能保持長久。

做生意講求「買賣公平,生財有道」。中國古代的一桿秤,可藏著大學問。

古代的秤一般都是16兩制。它分別是以16顆星星作標識,前6兩是南斗星6顆,再7兩是北斗星7顆,最後3兩是「福、祿、壽」3星。南斗主生,北斗主死,「福、祿、壽」主福氣、財富和壽命。

秤星必須是白色或黃色,不能用黑色,這寓意著做生意要公平、正直,不能黑心;秤桿上的第一顆星又叫做「定盤星」,只要確定好定盤星就是一把好秤了,所以往往把定盤星用來比喻事物的準繩;在做買賣時商人用手提著的那個繩紐,叫做秤毫,意思是在稱重量時要明察秋毫,決不可粗心大意。

秤一提起來首先看到的是定盤星,提醒買賣人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良心,無論做甚麼生意都不可缺斤短兩。如果給人家短斤少兩就會損德了,少1兩叫「損福」,少2兩叫「傷祿」,少3兩叫「折壽」。藉此暗示做生意要誠實,不能昧著良心幹那些損人利己的事兒。

東漢評論家許劭在《予學·興亡卷七》中說:「君子興家,不用奇計」,意思是說,君子興家立業,靠的是行走正道,不能憑藉一時的奇巧僥倖得到財富。

「道」講的是一種規則。合道之財,我們不丟,不合道之財,我們也不取。而從佛家的因果報應來看,不貪不義之財,福報會不期而至;相反,不僅有損德行,還會遭到相應的報應。

下面,我們就講幾個古代商人的小故事。

我們先說說「商祖」范蠡,就是傳說中最後帶着西施一起泛舟西湖的那個范蠡。

陶朱公范蠡,是春秋末期時楚國宛縣三戶人,他是當時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

因爲深知道家「功成身退」的道理,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稱霸天下之後,就拋棄了功名利祿,在齊國隱姓埋名,和兒子們在海邊勞苦耕作。沒有幾年的功夫,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齊人仰慕范蠡的賢能,於是要拜他做國相。他嘆息說:「住在家裏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可是,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並不吉祥。」於是呢,辭相散財,再次悄然離去。

范蠡來到了陶地,認為這裏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於是在這個陶地定居,不長時間,又積累了很多財富。因在陶地,所以人稱「陶朱公」。

范蠡為何經商屢獲成功呢?首先,他重視誠信經商。他強調:「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意思是要合理地儲存商品,加速資金周轉。交易貨物時要保證質量,不能以假冒偽劣商品欺騙他人。腐敗的食物絕不能存留,以免進入市場。商家要遵守商業承諾,不囤積居奇,不坐地起價。

范蠡總結經驗,給後人留下了12條經商秘訣,其中3條都與人的立身「道德」有關:立心要誠正──切忌粗糙,粗糙則出品劣;主心要安靜──切忌驚惶,驚惶則忘決斷;相處要誠實──切忌虛假,虛假則害己終。

世人稱讚范蠡:「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因此稱他為「商聖」。

接下來,我們再講講「中國第一商幫」——晉商的故事。

通常意義上的晉商是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是以票號最出名。

明清兩朝是晉商最鼎盛的時期,貿易經營從國內擴展到國際。從北方俄羅斯一直到日本、歐亞、南洋等國家,頻繁往來的貿易,大量資金的周轉,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順勢而生。清朝道光皇帝曾經御筆題封「京都日昇昌匯通天下」。

「日昇昌」經營匯兌業務,無論官商平民,把銀兩交到商號,再憑着商號開出的匯票,就可以到另一個地方憑著票據再把銀兩取出來,這種匯兌業務稱為「票號 」,這可以說是中國近代銀行業的「老祖宗」了。

沒有貨物抵押,單憑誠摯和信義,就能異地匯出萬兩白銀,這在各項法律健全的今天,也是難以想像的事兒。

晉商,深知誠信的重要性,視信譽如性命。晉商票號使用在長達一個世紀中,沒有出現過一樁僞造冒領的事件。

誠摯守信的故事貫穿晉商票號經營的整個歷程,最有名的是「日昇昌」給一個乞丐兌現過期匯票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清朝末年,一個老婦人乞丐來到「日昇昌」票號,要兌現匯票。夥計一看匯票是30多年前「日昇昌」張家口分號簽發的,數額是1,200兩白銀,兌現日期早已過去。票號大掌櫃請老婦人講出匯票的來歷。

原來這位老婦人的丈夫曾到張家口做過皮貨生意,在返回途中暴病而亡。那時候講究人死了要入土為安,老婦人花光了家裏的積蓄,也沒有湊足安葬丈夫的銀兩,於是,她就把家裏所有能典當的東西都典當了,為了生活,只能靠乞討度日。幾十年過去了,有一天,在翻看丈夫死前所穿的衣服時,無意間觸摸到衣角夾層,好像有什麼東西,拆開一看呢,是一張匯票,她推測是丈夫離開張家口前,為了攜帶方便,將所賺的銀兩了換成了匯票,把匯票縫在了衣服夾層裏。

老婦人講明了匯票來歷後,大掌櫃急忙叫夥計搬出30多年前的老帳簿,果然查到了紀錄,當即就如數兌換了銀兩。消息一傳開,「日昇昌」的信譽是頓時上升,客戶劇增。

票號,作為晉商獨創的奇蹟之一,正是以信義匯通天下,將坦蕩的胸襟展現在世人面前。

電影《白銀帝國》裏面有一句台词,「真誠對待你們的良心,你們會有內心的安寧,祖上也會以你們為傲。」這句話呢,盡顯山西商人的儒商風範。

為王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為商之道「賺得人心者賺得財富」。信譽是商人最大的財富,是立業之本。晉商深信誠信無價。

還有一個資料記下來的故事,說的是,清末年間有個姓雷的山西商人,還是他爺爺在世的時候,由於經營不善,和英國人在香港做的一大筆生意賠了個精光,欠下英國商人一大筆錢。

他爺爺臨終時百般叮囑他的父親,要他父親一有錢就得替自己把債還了。遺憾的是,他父親直到死去都沒有能力還上這筆錢。他父親臨終前,又把賬單遞到他手上,叮囑他等日後有了錢,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幫自己了了這個兩代人的心願。

日月如梭,轉眼十幾年過去了,姓雷的商人果然發達了。於是,他請來一個懂英文的人給這個英國商人寫信,言詞懇切地告訴他祖父欠債一直沒還的原因,並說現在家境好了,唯有替祖父將欠債還掉才能使自己的良心得以安寧,請他告之匯款地址。

當時,那位英國商人也早已去世,姓雷的商人寄的這封信被他的孫子收到後,非常感動,當即回了信。最終,姓雷的商人將祖父欠下的債還給了那位英國商人的後人。

光輝於天下的山西晉商時代雖然已遠去,但它曾經憑著信譽和良心馳騁天下,縱橫九州,創造的輝煌在歷史中卻永不磨滅。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直是商人立身處世的行為準則。很多商人靠自己的勤勞和才智創造財富,賺取利潤,過上了非常幸福的生活。

甚麼才是人生命中最大的財富?我相信呢,人性中誠實、善良與忍耐的精神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傳統中國人認為:厚德載物。德是福份和財富的根本,福份和財富都是從德轉化而來。德猶如水,財富就像船,水淺就無法載動船。

擁有好的德性,就會擁有福德,它是每一個人的致富秘訣。中國古代商人不僅給我們留下了經商之道,更為後人樹立了做人之本。

故事講完了,我們再回到現實中來。

2021年,剛剛開始,疫情蠢蠢欲動的跡象帶給我們的是諸多的不安與不祥之兆,很多預言家都說2021年是個大凶年,就連世界上最年輕的印度預言家阿南德也多次警告,另一場更大的災難將會在2020年12月20日發生,並會延續到2021年3月31日。他表示這場世紀大災難的嚴重程度,將會超越中共新冠狀疫情帶來的衝擊。當然,我們都祈盼這種災難最好不要降臨,但是,我們也必須未雨綢繆,做好準備。

事實上,關於2021這場大瘟疫、大劫難,除了阿南德之外,歷史上還有許多預言都已提前警示世人。 《劉伯溫碑記》一再提示、告誡世人:「天道無親,惟德是輔」,那就是,避免災難的有效方法是重德行善、敬畏天地。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涵蓋世間萬物,都離不開一個「德」字。

在災難面前,選擇回歸傳統、堅守對神的信仰,保持善念,是平安渡過大劫難的平安符。@


策劃:許巧茹、宇文銘
主播:尉然
撰文:宇文銘、財商經濟研究所
剪輯:大中
監製:Ingrid
粵語配音:Ada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