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外在環境改變,以及飲食習慣西化,大腸癌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許多大腸癌患者到醫院就醫時,經常已發展到晚期,但往往因為輕忽,也沒有積極篩檢而無法早期發現,錯失了最佳救治時機。

大腸癌有極高治癒的機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說,臺灣衛生福利部公布的臺灣人民最新癌症發生資料顯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為大腸癌,而且已連續蟬聯數年居高不下,但卻非排名第一名的主要死亡癌症;主要原因是大腸癌從癌前病灶(腺瘤性瘜肉)到發展成癌症,大約需要5~10年的時間,所以大腸癌是一種只要提早發現,就能有極高治癒機會的癌症。 

現今大腸癌的治療率相較於其它癌症可說是較高的,零期的治癒率幾乎是100%,第一期在術後有90%~95%的5年存活率;第二期與第三期的5年存活率分別約為80%與65%,而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則大幅降低僅有10%~20%。

發現早期病灶 其實並不難

梁程超強調,要發現早期大腸癌病灶其實並不難,只要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就有機會找出早期病灶。以歐美國家的經驗來看,每1~2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降低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每1~2年可進行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通過檢查發現有異狀,再藉由大腸鏡檢查作進一步診斷;如果是腺瘤性的瘜肉,將之切除後能降低高達90%大腸癌的發生率。

此外,通過糞便潛血檢查異常而發現的大腸癌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比較早期的大腸癌,治癒率都比較高;如果家族中有大腸癌病史者,建議可提前到40歲開始安排大腸鏡檢查。

提早安排定期大腸癌篩檢

梁程超提醒民眾,近年來大腸癌年輕化的比例逐漸增加,民眾不妨從40歲就開始為自己安排定期大腸癌篩檢。在此也呼籲民眾,大腸篩檢並非做1次就可終生免除風險,務必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才能早日發現大腸瘜肉或大腸癌早期病灶,及早在黃金時期接受治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