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發現,劏房的惡劣居住環境影響兒童學習表現,超過七成的受訪家庭自評兒童在學校的成績為中等或以下。疫情下,不少學生要在家學習,但環境狹窄令兒童未有足夠間隔能獨立上課,專注力亦因環境因素變低。

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聯同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在明愛荃灣社區中心的協助下,於7月至8月間進行「居住劏房兒童學習狀況調查」,調查成功收回193份有效問卷,受訪對象均為居於荃灣劏房,並至少育有一名在香港學習的小學生的家庭。調查亦進行了4次家庭深入訪談及2節共20位家長聚焦小組。

71%受訪者表示,兒童學業成績為中等或以下。在訪談及聚焦小組中,受訪者認為,子女在家學習時經常出現精神不集中的狀況,影響學習進度,並需要別人督促學習。

受訪家庭的平均收入約為1.4萬元居住單位的平均租金約5,740元,平均面積為123.5平方英呎,每平方英呎的平均租金為46元,租金佔收入的比例約四成。大部份家庭由於入不敷支,或需留有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難以長期支付補習費用,削弱兒童的學習支援。

在「家裏環境影響兒童學習」的多項選擇問題上,超過90%受訪家庭選擇「學習空間大小」。以受訪家庭平均人數為3.8人計算,人均面積為僅32.5平方呎,不但小於公屋住戶標準,更較懲教署囚犯倉人均標準49.5英呎(4.6平方米)小。由於空間有限,不少劏房缺乏位置擺放固定學習書枱,部份兒童需要在床上學習,或使用「朝桁晚拆」的多用途枱,令兒童需要不斷轉換學習環境,亦會令兒童的脊骨及視力發展受損。

年初因疫情小學停課逾9個月,各間學校採取在家網上學習的模式,78%有網上學習經驗的受訪家庭表示子女在網上學習遇到困難。例如在網上課堂內遇到難題時難以向老師發問。家裏沒有電腦和寬頻網絡的兒童只能以家長的手機進行網上學習。若家中兩名子女需同時上課,會互相為騷擾方,導致要「鬥大聲」。

調查機構建議政府增加房屋供應,解決長遠房屋問題。同時重推租務管制,針對限制租金升幅、租客優先續租權、濫收水電等問題,回應劏房住戶狀況需要。以個案形式為居於不適切房屋家庭制定支援計劃,撥款資助與網上學習相關的家居改善、軟硬件支援及學習支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