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此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全書共二十章、四百九十二篇,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孔子說:「君子應當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裏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飲食與居處。工作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質上,從而成就自己的高尚主體人格。敏於事而慎於言。做事勤快敏捷,說話謹慎。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人要多做實事,少說廢話,不亂說話。

2、溫、良、恭、儉、讓。
—《論語‧學而》

溫和、善良、嚴肅、節儉、謙遜。

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就能聽到有關那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靠「溫、良、恭、儉、讓」的美德和態度獲得的。這更是我們求知、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和態度。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孔子說:「學了知識又能時常練習運用,不是很令人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真誠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過呢?」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力則學文。」
—《論語‧學而》

孔子說:「後生小子在家要孝順父母,外出要尊敬長輩,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修行實踐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就再在書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學習。」

6、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論語‧學而》

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服務君主要奉獻自身,與朋友交往說話要有誠信。這樣的人,雖然他自己說沒學習過,我必定說他是學習過了。」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解而無所獲。」

在學習過程中,學和思是不能偏廢的。學而不思有其侷限性,思而不學也存在很多弊端,學與思相結合才行。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

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聰明智慧。

9、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為政》

孔子說:「溫習以前學過的知識,能從中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就可以擔當別人的老師。」

「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理論貢獻之一,表明了學習與創新的關係。不斷溫習學過的知識,從而有新的收穫,這一方法論,具有極高的價值和深遠影響。人們的新知識、新思維、新成果、新思想,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10、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論語‧為政》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譽,我不知道這怎麼能行。就像大牛車沒有輗,小馬車沒有軏,這車怎麼行走呢?」

信,是儒家傳統倫理準則,也是人們成就事業的根本。信既包含著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更注重對人講信用。信是人立身處世的基點,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社會名片。因為,只有在誠信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與他人溝通,也才能被他人所理解,否則,只不過是一個孤家寡人罷了。誠信如天,唯此為大。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政》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有志於學問;三十歲時,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時,我對一切道理都能通達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歲時,我明白了甚麼是天命;六十歲時,我對聽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貫通、泰然對待了;到七十歲,我便隨心所欲,不會有越出規矩的可能了。」

這是孔子晚年對自己一生學習修養的概括總結,說明他一生從不間斷地學習修養,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較大的進步,思想境界逐漸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至四十歲是學習領會階段;五十至六十歲是安心立命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體的階段。孔子的人生歷程,道出了人要立志修煉才能完善自己的道理。我們從孔子的一生中可以領悟到:第一,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12、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論語‧為政》

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裏了。」

孔子並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論語》中還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裏所說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為官的方法,也著重表明了在知與行二者關係問題上,我們講話辦事應本著「知之為知之」的原則,這樣會減少失誤。

13、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論語‧為政》

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要幹甚麼,這樣,這個人怎麼能隱藏得了呢?」

了解他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一個人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方位、立體地去了解觀察,才能夠真正了解一個人。

1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里仁》

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

「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鑑,不重蹈覆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學習他人的長處,大多數人都能辦到;但發現他人的缺點,並以之反觀自身,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了。這與「擇善而從,擇不善而改」,意義大體相近。

15、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孔子說:「早上得知了『道』,即使晚上死去也心甘。」

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道」,係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求道要有迫切之心,「不知道,無以為君子」,不明白人生大道,豈不是渾渾噩噩地過一生嗎?曉暢大道對人生具有首要而且重要的意義。

(未完,下周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