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將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相信人與自然界是: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人類機體的變化、疾病的發生與二十四節氣緊密相連。人體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等達到強身益壽的目的。

本次要介紹的是第20個節氣——「小雪」,在傳統曆法中屬十月的節氣,一般落在公曆11月22日至23日,此時太陽黃經到達240度。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中國黃河流域在進入「小雪」後,天氣越來越冷,由於剛下雪,雪量並不多,故有「小雪」之稱。

中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這時節降雨減少,彩虹便隱藏不見;天空中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當季節變化時,人體狀況會有所不同。因此,在一年中的不同季節或時間,應該做一些更具體的事情來保護身心。

注意禦寒保暖

小雪後逐漸轉為冬季,即陰陽的轉換,此時陰性會加劇、陽氣封藏,人的陽氣會比較收斂,防禦能力變弱,容易被寒氣侵襲身體。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冷,應特別重視頭部保暖。

當頭部受到風寒侵襲時,血管收縮、肌肉緊張,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頭痛、面癱,甚者可誘發心腦血管病。必要時最好戴上帽子、圍巾等。但也必須做到恰如其分。衣著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則既耗陽氣,又易感冒。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洩, 陽氣不得潛藏,寒邪亦易於入侵。

小雪時節,人的陽氣會比較收斂,防禦能力變弱,容易被寒氣侵襲身體。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此時應特別重視頭部保暖。(fotolia)
小雪時節,人的陽氣會比較收斂,防禦能力變弱,容易被寒氣侵襲身體。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此時應特別重視頭部保暖。(fotolia)

曬太陽增陽氣 溫通經脈

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天冷之時,由於大自然處於「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注意背部保暖,有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

睡眠充足 養精蓄銳

起居宜「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不要擾動陽氣,日出而作,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使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但晚起並非賴床不起,而應以太陽升起的時間為度。

少食辛辣 食黑補腎氣

由於小雪後氣溫開始降低,人們避寒就溫,食用溫熱食物增多,又穿著增加,使得體內熱氣蘊結,易發為「內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火」,表現為口腔潰瘍、面部長痘等。再加上天氣乾燥,更易助火傷陰。因此,小雪節氣要注意防內火,少食或不食辛辣食物,可吃一些清內火、滋陰潤燥的食物,比如菠菜豆腐湯、冰糖雪梨湯、蝦米冬瓜湯等。

太補的藥膳、中藥,這個氣溫來講還不適合,需要很溫補薑母鴨、羊肉爐會建議到大寒、大雪,真的天氣很冷,寒流來氣溫在10-15度才適合吃。

五行中腎與冬相應,黑色食物入腎經。食用黑色食物,能夠增補腎氣,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黑色食品不僅營養豐富,為諸多食物之冠,而且大多性味平和,補而不膩,食而不燥。孩子腎常不足,對於體虛怕冷、容易遺尿、生長發育慢的孩子,冬季可以適當增加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棗、黑菇、黑芝麻、雲耳、烏骨雞等。

 

黑米是米中珍品。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Shutterstock)
黑米是米中珍品。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等作用。 (Shutterstock)

適度運動 勿過於劇烈

小雪後即將進入冬季,是儲存能量的時節,不要做劇烈運動,收斂心性,不要做太激進的事情,儘量儲藏能量,等天氣轉暖的時候可以進行。適時做一些緩和運動,來讓體內的陽氣得以循環。

冬季萬物生機減少,易對人的情緒產生影響,憂鬱症患者可能會在這段時間情緒惡化。

中醫推崇中庸之道,認為此時應保持情緒平靜祥和,不陷入過度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中,以免影響心情又傷身體。古人常通過賞花、聽古典音樂來紓解愁緒。

黎珂中醫推薦:小雪節氣方

立冬節氣期間,臨床多見寒熱錯雜之病,既怕冷又怕熱,疲乏、難入睡、早醒、大便乾燥,口乾欲涼飲但飲後胃脘不適,目眵多,腰痠等。有一共同病機線路為壯火食精,血分鬱熱。有此病機端倪者可服用李可中醫藥學術流派國家傳承基地的小雪節氣方調治:菟絲子15g,五味子2g,赤芍10g。1劑。用法:每劑加水350ml,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5分鐘,煮取30ml,供2人飲用,每人15ml。@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