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2020:分裂成兩半的著火大廈〉一文中,我已經分析過大選年美國飛起的三隻黑天鵝,經過時間沉澱之後,疫情、拜登電腦門這些突發性因素的影響漸居次要地位,但BLM與Antifa運動引發的公共安全擔憂切實存在,更重要的是:經濟這個美國歷年大選從不缺席的重要因素,不僅是選民支持特朗普的重要理由,更是影響中間選民(登記為獨立選民的約在30%以上)的最有力因素。

胡佛研究所報告:拜登將讓美國人變得貧困

雙方基本盤選民對候選人的政策認知都很明確:共和黨選民多是工薪階層與農場主,喜歡相對合理的稅收政策、更好的工作報酬、穩定的社會環境;民主黨的基本盤當中,有將近一半是各種社會邊緣人士,喜歡社會主義的經濟政策,例如高福利、不工作也有基本生活費用、不交費也能享受的全民醫保。

但正如我在〈社情及外部民調呈現的美國選民意願〉一文中所分析的那樣:在各種民調當中,除了總統支持率之外,在經濟、公共安全、移民等話題當中,美國權威機構民調呈現的受調者偏好,更能顯示哪位候選人更受美國選民青睞——因為兩黨總統候選人都明確宣示了未來的執政方向,特朗普總統還多了第一任執政業績。

按照10月9日的蓋洛普民調,選民關心的問題依次為經濟(89%)、國家安全(83%)、教育(82%)、醫療(80%)。該調查結果顯示,56%的人認為他們的生活比四年前要好。

而經濟方面正好是民主黨——拜登的弱項。10月18日《華爾街日報》編輯部發表了一篇社論文章,題目是〈拜登經濟學的代價〉,這篇文章指出,祖‧拜登精明地將競選重點放在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情和特朗普總統身上,這幫助他避免談論自己的政策。

胡佛研究所周日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拜登的經濟政策將對美國經濟、就業機會和家庭收入帶來破壞性影響。

作者是經濟學家蒂莫西‧菲茨傑拉德(Timothy Fitzgerald)、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科迪‧卡倫(Cody Kallen)和凱西‧穆列根(Casey Mulligan)。

這份長達50頁的胡佛研究很有價值,因為它研究了政策的激勵和供應方效應,而不僅僅是研究宏觀經濟需求方的支出。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從中共病毒疫情停產中恢復的速度比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的要快。

胡佛研究的意義所在,是因為它研究了民主黨人在醫療保險、稅收、能源和監管方面的政策。

報告指出,拜登否認他支持綠色新政,但他推廣電動汽車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計劃遠遠超出了奧巴馬提出的任何方案。

報告估計,拜登提出的政策如果全面實施,將使人均全職等值就業減少約3%,人均資本存量減少約15%,人均實際GDP減少8%以上。與國會預算辦公室對2030年這些變量的估計相比,這意味著美國勞動者將減少490萬,國內生產總值減少2.6萬億美元,家庭收入中位數減少6,500美元。

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賓州。這個水力壓裂問題,可能會讓拜登失去賓州。CNN一向旗幟鮮明地支持拜登,該台記者凡妮莎‧尤爾克維奇(Vanessa Yurkevich)10月27日發表報道,稱其去了賓州的Elysburg,與選民尤其是企業主交談,說如果不存在壓裂,他們將無法生存。

認為特朗普總統對保持壓裂狀態有更清晰的認識,而拜登過去和整個競選活動都在反覆無常。大多數選民都表態說為了生計與未來,他們這次將支持特朗普總統。這位記者只談了一個縣的情況,拜登出生地附近的卡本代爾市長已經公開表態支持特朗普。

稅收政策影響部份人改變立場

10月24日,拉斯穆森調查發表一項關於稅收和投票的民調:66%的可能選民,包括57%的民主黨人,認為減稅對下個月的投票很重要。這些可能的選民當中的53%(包括31%的民主黨人)相信特朗普如果不能連任,他們交的稅可能上漲。

黑人說唱歌手Fifty Cents前一向公開說拜登讓他的財產縮減60%,他準備支持特朗普。後因其白人女友及黑人內部壓力收回支持,但這個例子正好說明:民主黨的綠色計劃、氣候話題、福利、民調宣傳戰都很吸引其社會主義與極左基本盤,但納稅者更關心稅收。

Fox商業與Fox的專欄作家湯瑪斯‧畢卡羅(Thomas Del Beccaro)今年7月30日發表文章,指出,大選的預言家最好記住這一點,在美國近期歷史中,產生重大影響的一個問題是稅收政策,提出增稅的人會落選。

他列舉了羅納德‧列根(Ronald Reagan)競選時提出大幅減稅,在第一次競選時擊敗了他的競爭對手,即反對減稅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他在競選連任時,還是以減稅承諾擊敗主張提高稅收的沃爾特‧蒙代爾(Walter Mondale)。

喬治‧布殊(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在競選時,也以承諾「絕不會開徵新稅」(no new taxes)擊敗其競爭對手、在擔任馬薩諸塞州州長時提高了稅收的邁克爾‧杜卡基斯(Michael Dukakis)。

如果說兩黨基本盤選民有較強的價值觀選擇,那登記為獨立選民的30%多中間立場者則有更強的經濟考慮。

早在2020年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第一輪辯論後,以反特朗普為己任的《紐約時報》發表了專欄作家Bret Stephens寫的文章〈民主黨人的悲慘開端〉,該文尖銳指出:民主黨競選人的主張表明,這個黨漠視選民利益,但有興趣幫助除了美國選民之外的所有人。

民主黨人真的能得到郊區嗎?

凡逢美國競選,基本如此劃分:城市是民主黨的,農村地區是共和黨的,介於兩者之間的郊區是關鍵戰場。

2016年大選出口民意調查提供的結果證明了這點:他們發現農村選民大多是共和黨人,2016年以27分的優勢投票支持特朗普,而城市居民給希拉莉提供了26點優勢。郊區選民只為特朗普投了4分。今年,《紐約時報》、CNN及民主黨的宣傳,基本將郊區劃為藍色,而且一再聲明,郊區女性憎恨特朗普,絕對是拜登的支持者。

關於女性支持民主黨,其實在2016年出現過,當時認為希拉莉能夠得到70%以上的女性票。但出口民調證明預測錯了。

2016年,特朗普得到的女性支持率是42%,希拉莉得到的是54%。而勞工階層的白人女性們則與她們的丈夫、父親和兒子們一起,將票投給了特朗普。如果她們中的50%,只需要一半,把票投給了希拉莉,她就將成為美國的第一位女性總統。

那麼郊區之戰是不是民主黨有壓倒性優勢?應該不是。拜登重新規劃郊區的經濟管理方式對美國中產階級的郊區生活構成極大威脅。

John Carney於10月27日在Breitbart發了一篇文章,指出拜登推出郊區計劃的目的,是將大城市的問題轉移到美國的郊區,擁擠的學校,廉價的公寓大樓,犯罪——這個計劃其實是藍色浪潮的一部份,過去民主黨一直在做,有明顯的政治目的,在一個人口不多的社區,只要用政府補貼建造幾棟、十幾棟低收入住房,強行往裏面塞進數百位福利族,這個社區就會改變顏色,成為支持民主黨的藍色社區。

但是,今年的BLM運動發生在民主黨執政的大城市三藩市、紐約、西雅圖、芝加哥,拉斯穆森(Rassmussen Reports)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暴亂區」選民(居住在近期遭受掠奪和破壞影響的地區及其周圍的人)三分之二贊成特朗普總統處理街頭暴亂的方式。

《華盛頓燈塔報》(The Washington Examiner)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評價說,「該調查顯示特朗普贏得了『治安投票』,因為該國認為抗議活動中的暴力行為已從大城市擴展到了較小的社區,例如賓夕凡尼亞州蘭開斯特。」

這項調查其實驗證了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奧馬爾‧沃森(Omar Wasow)於今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結論。

該文根據當時的相關數據,分析1960年代黑人的暴力示威如何影響精英以及輿論在選舉中的動向,結論是暴力示威可能導致白人選民轉向共和黨,轉向比例從1.6%到7.9%。

沃森警告說,1960年代的暴力示威終結了從聯邦到地方的民主黨幾十年的統治,在接下來的52年裏,由共和黨設置從聯邦到州到地方的議程。對於現在的民主黨來說,有必要擔憂暴力的蔓延會使當年的歷史重現。

有了這些因素,設想郊區仍然是民主黨票倉,多少有點一廂情願。

幾個不可忽視的信號

10月29日,距離大選僅五天,美國商務部公佈了最新經濟數據,第三季度經濟以創紀錄的年均33.1%的速度增長,儘管仍然低於2019年末的水平,但表明美國已經挽回了很大部份因疫情造成的損失。

儘管民主黨認為Early Voting對本黨有利,但結果卻顯示政治版圖正在大重置(Great Reset),大選結果可能難以如民主黨之願。因此,民主黨中的極左派抗議者,密謀在選舉日政變。

一個公開的影片稱,聯邦僱員、特工透露說:從11月4日開始,他們計劃關閉、佔領華盛頓DC,直到就職典禮,強迫特朗普離開白宮。明尼蘇達的左派人士擔心特朗普可能贏得該州的選舉,策劃大選後的「大規模動員」,準備佔領當地警局。

10月29日,民主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在其官網上以問答形式說了如下一段話:「不管最後的計數,但在周二(11月3日)發生的選舉中,拜登將當選。1月20日,他將就任美國總統就職。因此,儘管我們不想過於自信或承擔任何責任,但我們必須為如何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做好準備。」——如果對大選結果有必勝把握,這些極左何必發出這種暴力奪取政權的威脅?

一向以反特為己任的CNN腦筋急轉彎,於10月31日發表署名文章稱:特朗普總統值得第二個任期,理由簡單明晰:他提振美國經濟,改善美國人的生活;使我們脫離了代價昂貴的新戰爭,讓中東簽署了和平協議。特朗普還堅決反對美國左派的最強烈衝動,試圖恢復被極左暴力分子破壞的公共秩序。

在拜登電腦門中打破沉默的《華爾街日報》同日發表評論Trump’s Already Won(〈特朗普已經取得的勝利〉),文章歷數了特朗普的外交、內政業績,指出決定總統大選的仍然是業績而不是如同奧巴馬那樣將美國視為問題。他接下來的一個任期,將使美國進入持續的繁榮、和平、經濟增長,人民將因此得益。

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一直以常識立國,雖然斗換星移,其間經過奧巴馬八年顛倒乾坤的統治,但即使在今年最黑暗的清除美國歷史、摧毀美國傳統價值觀的那幾個月當中,我仍然堅信超過51%的美國人民不會喪失常識,走上一條毀滅美國之路。#

(大紀元首發)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