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集團最近調查發現,大約有70%在大陸的外資企業考慮至少把一部份產能遷出大陸,分散風險。目前,避免高度依賴大陸市場已經成為國際商界的共識。

渣打集團2020年度大陸大灣區調查結果顯示,受中美貿易戰和中共病毒(俗稱武漢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有43%受訪企業更積極考慮轉移產能,另有近25%的受訪企業出於其它理由也考慮遷廠,合計有近70%的受訪企業正考慮將產能移出大陸。

多數企業目前不計劃將現有產能完全移出中國市場,傾向於分散供應鏈。

渣打發現,此次疫情證實,以往過度集中單一市場的供應鏈策略無法因應快速變遷的全球環境,企業必須重新審視供應鏈佈局,通過在地化生產和縮短供應鏈等方式,將重點從降低成本轉向降低風險,以因應供應鏈斷鏈危機。

調查還顯示,越南是目前最受歡迎的轉移生產線的目的地,主要得益於其多元化的生產能力與勞動力優勢。

在渣打這項調查發佈之前的10月25日消息,普華永道(PwC)美國業務主席兼高級合夥人瑞安(Tim Ryan)表示,無論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美國企業都會持續把供應鏈遷出大陸,東南亞國家、墨西哥和美國本土將因此受惠。

普華永道調查了578名美國企業主管之後發現,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企業把供應鏈撤離大陸成了企業界的焦點話題;而在疫情爆發後,供應鏈風險議題的重要性有增無減,更提升到了董事會層級,業界形容目前供應鏈集中在大陸的程度「前所未見」。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在2019年就要求美國企業「立刻開始尋找中國的替代品」,疫情爆發後再次呼籲「我們要把製造業帶回來」。

日本、台灣、德國、澳洲的政府層級也跟隨美國,相繼公開敦促本國企業尋找中國市場之外的機會。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4月份宣佈補貼22億美元,幫助日本企業從中國回到日本或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現任首相菅義偉將其首次外訪安排在東南亞,並決定增加補貼,鼓勵日企儘快分散風險。

台灣在2019年就推出了「企業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向台商提供多方面的優惠。台灣全國工業總會(工總)最近對大陸台商的調查顯示,近80%受訪台商在未來兩年不會擴大在大陸的投資規模,這些投資可能回流台灣。

德國總理默克爾、澳洲貿易部長伯明翰分別在今年10月和5月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敦促本國企業分散在大陸市場的風險。#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