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五中全會前夕,曾高調叫停李克強地攤經濟的北京市當局推出「擺攤」新規,允許臨時佔用公共空間進行特色經營活動,並強調,這不是亂擺亂設的「地攤經濟」,而未強調這一點的報道則被刪除。分析認為,北京當局此舉,背後除了經濟危機及失業壓力外,還有高層內鬥因素,習近平與李克強的矛盾與紛爭再次公開化。

北京推出「擺攤」新規 強調不是「地攤經濟」

北京時間10月16日晚,《新京報》報道北京市商務局等六部門制定推出《關於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臨時佔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的有關工作意見》,提出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合規企業可以臨時佔用公共空間,在「規定時間、規定區域」內,「限定品類」擺攤設點。

根據《意見》,已入駐商圈、特色消費街區、步行街區、商業綜合體等區域的合法企業,可以按照政府劃定區域,在本商圈、特色消費街區、步行街區、商業綜合體自有用地(用地紅線)範圍、合理規劃的經營區域內,可開展餐飲等特色消費活動。

其中,臨時佔用公共空間的企業,應持有有效證照;餐飲企業不得在露天環境下從事食品加工製作、燒烤食品、製作飲料等行為。

據報道,目前北京市已選取望京小街、前門大街、百榮世貿等共60多個點位,組織進行商戶特色經營工作。明年還計劃在16個區分別選取2至3條大街作為示範街試點。

《北京日報》報道強調,這次北京市提出的臨時佔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與之前備受關注的「地攤經濟」有明顯區別。

官方在公佈的解讀中提出,這除了是疫情常態化防控期間的階段性措施,並且統籌劃定經營區域,限定經營時間、經營品類,嚴禁佔用城市道路經營,不是亂擺亂設的「地攤經濟」。

《新京報》報道未強調不是「地攤經濟」 被刪除

自媒體《燕銘時評》查閱發現,北京時間10月17日一早,《新京報》的標題為「北京『擺攤』新規:合規企業可臨時佔用公共空間」的報道已被刪除;中共官媒中國新聞網及各大入門網站的轉載報道也被刪除。

而《北京日報》的報道未被刪除;大陸搜狐等入門網站及澎湃新聞網等以標題「北京允許臨時佔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不是地攤經濟」轉載《北京日報》的報道,也未被刪除。

對比《新京報》與《北京日報》的報道,區別在於,《新京報》的報道標題及內容均未強調這次北京市提出的臨時佔用公共空間開展特色經營活動與之前備受關注的「地攤經濟」有明顯區別。

李克強「地攤經濟」曾被北京叫停

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共人大閉幕後舉行的記者會上透露,中國有6億人的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同時點贊「地攤經濟」緩解了就業壓力。兩會後,李克強前往山東視察期間,他又說,「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自此,各地紛紛仿傚,各式地攤一時之間在全中國遍地開花。

但好景不長,北京以損害首都形象為由,把「地攤經濟」稱為「頑疾」。其他中共地方當局也緊急轉向,對地攤經濟喊停。從《北京日報》到「央視」,紛紛刊播評論反對地攤經濟。當時有北京市民發影片顯示,北京城管對擺攤民眾進行打壓,甚至實施暴力。

分析:北京被迫重啟地攤經濟 但消減李克強政治影響力

如今北京市主動開始推行擺地攤,但卻不承認「地攤經濟」的說法。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港媒分析,李克強六月提出的「地攤經濟」從無鼓勵「亂擺亂設」,只是強調增加消費力及減低失業率,官方是有意抹黑李克強。

劉銳紹相信北京有見其他地方推行類似的「地攤經濟」的「小店經濟」或「夜經濟」,見其消費力及挽救生業率情況,故不得不跟隨,以免與其他省市比較下失色。可是,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政治上又不能讚賞李克強,故抹黑李克強的「地攤經濟」,強調屬新措施,與「地攤經濟」無關。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曾對BBC說,「地攤經濟」可以解決一部份人的吃飯就業問題,讓這部份貧困人口有一條出路。但「地攤經濟」不是就業的主要渠道,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有限,一個國家不可能就靠全民擺地攤去發展經濟。

經濟學者羅家聰向港媒表示,擺地攤證明經濟不景氣,民眾消費力低,而且有一定的生計需要。雖然擺地攤對大陸經濟幾乎沒有幫助,算不上正式的經濟政策,但如果不推行「地攤經濟」,就會有很多人失業,甚至可能成為動亂的來源。

業界普遍認為,大陸真實的失業率,尤其是中共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的失業情況,遠遠超過中共官方的數據。

李克強10月9日再提「穩就業」,並指「當前保就業仍面臨很大壓力」。此前李克強多次提「過緊日子」,並在5月末中共「兩會」期間公開說,大陸有6億人的月均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

時政評論員李燕銘認為,曾高調並強行叫停地攤經濟的北京市推出「擺攤」新規,實質性重啟「地攤經濟」;這背後除了經濟危機及失業壓力外,應該還有高層政治博弈因素。

李燕銘分析,五中全會召開在即,高層博弈正酣。如果單純考慮經濟危機及失業壓力,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所代表的習陣營完全可以等到10月底五中全會結束後才啟動地攤經濟,以避免在五中全會政治敏感期自打耳光。這背後很可能是李克強以經濟危機及失業壓力乃至政治後果為由施壓北京市當局重啟地攤經濟,意在為自己力推的地攤經濟正名,並為在五中全會博弈中增添籌碼。

另一方面,北京市推出「擺攤」新規後,北京官媒《北京日報》特別強調,這與之前的「地攤經濟」有明顯區別;而未強調這一點的《新京報》報道則被刪除。李燕銘分析,北京市當局此舉不僅是為了給自己找台階下,也是在消減李克強的政治影響力;五中全會敏感期,習近平與李克強的矛盾與紛爭再次公開化,凸顯中共高層內鬥激烈。@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