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當局解決半導體產業「無芯可用」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掀起狂熱「造芯運動」,全國各地晶片製造廠坐地而起,但是,行業醜聞、噩耗卻接連不斷。

從報道可知,近年來,晶圓廠在中國大陸如雨後春筍,幾乎各省皆有晶片專案上馬,尤其二線城市頻頻發力晶片製造,試圖利用土地和政策紅利,大舉招商引資。

根據國內調查機構芯思想研究院的統計,截至2019年底,有關中國晶圓生產線共計63個專案,其中,31個專案投產或量產,26個專案在建或規劃,6個專案已經停擺。

然而這個統計趕不上變化,今年以來的公開信息顯示,有不少於6個曾被寄予厚望的晶片項目已經「爛尾」,包括上述統計原本列為「在建篇」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公司。

以武漢弘芯為例,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底,自成立之初就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在2018年和2019年兩度入選湖北省重大專案。直到今年4月,武漢市發改委發佈的《武漢市2020年市級重大在建專案計劃》中,武漢弘芯項目仍以1,28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總投資額位列第一。但到了7月,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發佈報告,明確指出弘芯專案「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隨時面臨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滯的風險」。到了8月28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官方稱,武漢弘芯半導體項目因為資金鏈問題,專案暫停。

武漢弘芯的主要問題並不難看出,地方政府完成先期出資之後,公司開始出現大股東在出資方面未能兌現承諾,以大股東北京光量藍圖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實繳資本為零。

在這過程中,弘芯項目憑藉地方政府、國有銀行、承包商墊資等資金流,乃至光刻機抵押出去換取高額貸款,公司早已進賬了數億元。

武漢弘芯不僅「空手套白狼」,更為關鍵的是,武漢弘芯的原班高層,還能以相同的操作手法在多地另起爐灶。如北京光量原股東曹山註冊成立的濟南泉芯,其股東包括2家山東官股企業,對濟南泉芯投資高達598億元人民幣。

從目前已經披露的出事案例來看,爛尾模式幾乎都與武漢弘芯同一個套路,這些名不見經傳、掛名地方重大專案投資方大股東的背後,是盤根錯節的官場關係。業內直言,其實又是一個「漢芯事件」。

案發於2006年的漢芯事件,堪稱中國科技腐敗標誌性事件,彼時的胡溫當局在鐵證如山及輿論壓力下,指派中央調查組也做出了造假屬實的結論。不過,始作俑者的上海交大特聘「長江學者」陳進,非但沒有受到任何的刑事處罰,甚至還活躍在商界,重新投身多媒體晶片行業。

當時的諸多信息顯示,涉案金額上億元的漢芯一號不是陳進一個人在行騙,還包括堅持引進陳進的交大高層,踴躍站台的上海各級領導,進行鑑定的中科院院士等專家。假案影響太大,涉及人太多,面太廣,但上海交大黨委不能處理陳進,只有上海幫總頭目江澤民撐腰,才能對抗當時的胡溫中央。

在業內看來,這20年間,發生在國產晶片行業裏的騙局層出不窮,本質上卻與2003年漢芯事件並沒有甚麼兩樣。這非常老梗詐騙套路,最大的「配合者」不能沒有地方政府。

以江蘇省為例,GDP全省倒數第三的蘇北小城淮安,也加入了「造芯」大軍,淮安的財力雖然養不起晶片,上馬晶片項目卻能爭取政策經費。

地方狂熱造芯,水有多深?動輒百億千億的專案爛尾誰來買單?造芯大軍衍生的失業大軍多是研究生學歷人群,如何收拾安置?這些未爆彈如果各地「不約而同」一起爆,對北京當局來說,晶片「內循環」搞不好就是一場「內亂」。◇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